糖尿病足须了解的知识攻略!

糖尿病足须了解的知识攻略!

你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糖尿病足老是治不好?什么糖尿病足治疗方法都采用了,就是不见效果,糖尿病足病情还越来越严重。那么,糖尿病足须了解的知识攻略!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并发糖尿病足的病例也明显增加,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加强糖尿病的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足,积极预防并配合医护人员合理治疗尤为重要。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血供不足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统称,是糖尿病致残、致死和丧失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农村患者明显增多,糖尿病足的并发率也明显升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但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治的。

一 诱发因素

皮肤烫伤、鸡眼、胼胝、外伤、脚癣、毛囊炎、皮肤水疱、鞋过硬过紧、站立或行走过久以及不恰当的使用缩血管药物。

二 高危人群

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胼胝、鸡眼、畸形,糖尿病知识欠缺,老年人,吸烟者,有溃疡史或对侧截肢史。

三 病因病机

1 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遗传因素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增强,导致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缺氧。

2 神经病变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肢端缺血及代谢紊乱导致神经营养不良、神经髓鞘、轴突及雪旺细胞变性,引起神经病变。

1) 运动神经病变

由于运动神经损伤、足部伸肌和屈肌间失去平衡,足内骨间肌萎缩,足正常姿势破坏呈畸形,如“弓形足”“爪样趾”,使足部受力不均衡,足趾、跖骨等部位受力过大容易造成损伤、溃疡。

2) 感觉神经病变

神经轴突和神经髓鞘变性使足部的保护性感觉减退,严重者消失,极易受到损害且不易被察觉,甚至形成溃疡仍无疼痛,合并细菌感染后极易恶化。

3) 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损伤引起足部少汗甚至无汗,皮肤干燥、皲裂、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引起溃疡、蜂窝组织炎、深部脓肿。此外,植物神经损伤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皮肤血流量增加尤其是下垂部位,导致肢端缺血和下肢皮肤水肿而发生坏疽。

3 感染

高血糖、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组织缺血缺氧极易发生感染,足部的微小创伤即可引起微生物的入侵、蔓延和扩散,特别是厌氧菌的感染,部位深而且极易发生坏疽。

四 临床表现

1 血管病变的表现

肢体紫红色、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间歇性跛行、休息痛、肢端动脉充盈时间大于15 s,更有甚者肢端发黑、坏疽。

2 神经病变的表现

足部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减退甚至消失,足部肌肉萎缩,足呈畸形,足部皮肤过度角化、皲裂、溃疡。

3 感染的足部表现

甲沟突、脚癣、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甚至继发坏疽。

糖尿病足不要放弃治疗,同时要注意糖尿病足疾病的影响,治疗糖尿病足需要加强多方面的注意,这样会进一步保证糖尿病足患者的安全,才能减少对糖尿病足自身所造成的伤害。如果对糖尿病足治疗还不清楚的,建议最好去专业的皮肤科医院看看,这样才可靠。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糖尿病足须了解的知识攻略!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