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病 > 皮肤过敏

息斯敏和特非那丁易起不良反应需慎用

息斯敏和特非那丁易起不良反应需慎用

  近年来,抗过敏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常用的息斯敏和特非那丁就成为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药物。但是,这两种药物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易起不良反应,需要患者在使用时予以慎重对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息斯敏。息斯敏是一种第一代抗组胺药,主要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如食物过敏、花粉症等。它能够阻止组胺的释放和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症状。但是,息斯敏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头晕、嗜睡等,特别是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严重,可能会引起心跳过速、血压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会引起阿托品样反应和心律不齐等严重后果。

  其次,特非那丁也是一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和药物过敏等症状。与息斯敏相比,特非那丁是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更少的不良反应。但是,特非那丁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口干、嗜睡等症状,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可能会对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产生影响。此外,特非那丁也不适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抗过敏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抗过敏药物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遵照医嘱使用。

  2. 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应注意自身体质,对于身体虚弱、心、肝、肾功能不良、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及痛风患者等应当避免使用过量的抗过敏药物。

  3.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及时就医。

  4. 长期使用抗过敏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建议合理使用药物。

  总之,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患者要对自身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并且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