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老年人打“点滴”有五注意

老年人打“点滴”有五注意

控制点滴速度点滴过慢时会因输液时间过长,影响药效作用的发挥和病人的休息,所以一般常见病需输液时每分钟滴速可掌握在60~80滴;但滴速也不可盲目过快,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每分钟滴速以40~50滴为宜;如为心衰患者,滴速则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 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出现意外。此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山梨醇、氯化钾等均不可滴注过快,病人及家属切不可随意加快或减慢输液滴速,以免发生危险。

点滴不畅时先要看点滴管内液面液面过高时可先夹住点滴管上段的输液管,打开滴管口的小盖,让液体自动下流使液面达到滴管1/2处时再盖上小盖继续点滴。另外还要检查一下穿刺部位,如出现肿胀、发红、疼痛、灼热时要立即夹住输液管重新注射。

输液过程中尽量不要活动严格限制穿刺部位的活动,以免针头滑出血管外。一旦发生输液管移动时,先看点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是否有空气进入,如有气泡时先把输液针头同输液管连接部位分开,将输液管内空气排出后再与针头连接好。穿刺部位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潮湿或污染。

观察输液反应输液时家属要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意外。因很多药物都可发生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轻者皮肤发痒,重者可有头晕、恶心、出冷汗、呼吸困难、心慌及过敏性休克。

注意观察药瓶液面瓶内液面在针头上接近针头时要及时更换药液或停止输液,以防液体滴空后血液回流阻塞针头或空气进入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