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很多患者在患上心律失常这种疾病之后,都会出现胸闷,头晕,气促和恶心的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能够积极地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成为了患者们想要急切知道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今天就讲解一下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范畴,多由于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内伤七情、气滞血瘀交互作用致心失所养、心脉失畅而引起。中医治疗方法分为药物和针灸及耳穴电针治疗等。
通过分型辨证选用适宜的中药,对于改善上述症状、控制病情有较好的疗效,一般可分下列几型辨治:
一、若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神疲自汗,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细弱等,证属气血不足、心脉失养,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二、若患者表现为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失眠梦多,头晕耳鸣,面赤咽干,腰酸盗汗,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等,证属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三、若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少气无力、怔忡,声低息弱,劳累后尤甚,胸中痞闷,入夜为甚,畏寒喜温,甚则肢厥,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缓等,证属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无力、心失所养,治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四、若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时有胸痛,痛如针刺,或向后背、上肢放射痛,唇甲青紫,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有结代等,证属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治宜理气活血、通脉安神。
五、若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多梦易醒,善惊易恐,坐立不安,畏风自汗,情绪不宁,恶闻喧哗吵闹,舌淡,脉细弱等,此属心虚胆怯、扰乱心神,治宜益气养心、镇惊安神。
心律失常与什么疾病有关
(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等,特别易于发生心律失常。
(2)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作用:高钾血症见于肾功能不全,酸中毒、休克和摄入过量的钾。低钾见于饥饿、营养不良、呕吐,腹泻、小肠切除等摄入减少和失钾过多。在洋地黄应用过程中,若同时合并有电解质紊乱,更容易引起心律失常。
(3)感染和病毒性作用:各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如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炎等,有些可为暂时性的,待感染病灶去除后即可恢复,有的却成为永久性的,很难恢复。
(4)各种内分泌障碍: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减退,肾上腺和胰腺样功能障碍,如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酸中毒及自发性血糖过低症等,亦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中医一般都是通过辨证施药的方法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所以患者要想通过中医进行治疗的话,首先应该要确定自己的患病类型,这样才能进行对症抓药,除此之外,大家还应该要知道能够诱发这种疾病的其他病例,这样才能通过对这些病例进行预防,来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
-
心律失常需要用药治疗吗心律失常需要用药治疗吗?生活中很多患者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关注的,因为心律失常在生活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这个疾病也让每
-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具体是有哪些生活中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的,对于心律失常疾病的常用药物也是不例外的,我们只有更多了解关于
-
心律失常的具体治疗措施有哪几种心律失常是一种老年人和小孩子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就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的改变,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一般都是需要根据
-
患上心律失常有几种治疗方法呢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心脏方面的疾病,其中心律失常就是最常见的,如果这种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缓解和治疗是可以导致其他疾病的出现
-
治疗心律失常有哪些常见的药物心律失常症疾病的发生给每个患者带来身体伤害是比较严重的,让很多患者也都失去了信心,因此大家都想更多了解关于治疗心律失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