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心律失常

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心律失常

我们都知道心率失常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所以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积极的控制自己的病情,做好日常的保养工作,避免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心律失常这种疾病进行保养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本病与多种疾病有关,因此,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注意生活调养。

避免五志过极及长期精神紧张思虑,注意劳逸适度,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注意有无心衰、低血钾、低钠等情况。

3.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一旦发病,并表现出严重的症状,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患者,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病情及体力状况而决定适当的活动、休息。

4.保持环境安静。

经常保持住室光线柔和,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准备吸氧设施,以备意外时急用。

5.注意心脏节律。

严密观察心率、脉搏,注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6.常饮参麦茶。

心律不齐,频繁发作者,可经常饮用参麦茶,即取花旗参片2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沸水泡茶,频频饮之。

心律失常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

1、窦性心律失常。正常人从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频率为60—100次/分。当频率小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大于100次/分,则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若冲动不规则,称为窦性心律不齐。若冲动的产生有短暂或较长时间的停止,称为窦性停搏。

2、冲动起源异常(异位性心律失常)。窦房结的起搏功能受抑制,或其周围组织发生传导障碍,或窦房结以下的异位兴奋点自律性增高,都可引起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或心动过速。

3、传导障碍:当心脏冲动传导的顺序或时间发生变化时,称为传导障碍。病理性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某一部分对冲动不能正常传导或传导时间延长。传导阻滞可发生在心房内、房室交界区、心室内、束支内、窦房结周围或窦房结与心房之间。

患有心律失常这种疾病的患者,在病情严重时一定要多多卧床休息,积极地治疗原发疾病,做大劳逸结合,保持心情开朗,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才能在自己患病时第一时间发现并治疗,对于没有患病的我们,也要了解这种疾病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对这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