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老年人用药存在的心理误区
有些老人在用药的时候会有一些固定的思维或者是错误的心理误区,那么老年人对治疗用药存在哪些心理误区呢?下面就细致的介绍一下吧!
点名要药
当前,各种药品广告很多,不少广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只讲药物治病的效果,不谈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冲击。特别是老年人,过分相信广告宣传,认为这些药对自己的身体有益,于是便点名要药,或自己到药店买药自服。其实,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剂量不易把握不说,有时还可能用反了药,比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之分,用错了药,结果会适得其反。
不按医嘱服药
有些老年人是老病号,认为自己对自己的病情比较了解,于是就经常不按医嘱用药或病情稍好就停药。例如:有些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刚达到正常后就减药或停药,而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则应终身服药,随意停药易引起病情恶化或加快病情进展。临床上很多药物是不能随便减量或突然停服的。再如,有些人咳嗽较重,便把一瓶咳嗽糖浆一天服完,这样做轻则会引起不良反应,重则可致突然死亡;有些患感染性疾病的老人用了抗生素后病情刚刚缓解,就把药停了,结果不是造成病情复发就是产生耐药性。
不按时服药
要想使机体对药物能较快而完全地吸收,并达到适当的血药浓度及最佳治疗效果,应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恒定剂量,即强调服药的时间性。实际上,进餐前后服药对药物的吸收率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降压药一般应在晨间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品应在饭后或饭中服用,降血脂药宜在睡前服用。而有些老年人不遵守这些用药规律,随意性较大,这样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仿效用药
有些老年患者一听到别人说哪种药好,自己就要用。殊不知,症状相似的病的种类很多,比如同是偏瘫患者,有的是由脑出血引起的,也有的是由脑缺血(血栓或栓塞)引起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有一个轻重缓急及病程长短的问题。再说,人与人还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是不尽一致的,某种药在别人身上效果好,在自己身上却不一定管用。例如,同是冠心病患者,有的用通心络好,有的用丹参滴丸好,而有的则用地奥心血康好,要因人而异。
-
警惕:老年人用药有哪四忌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时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非常多的疾病的,出现了疾病的话都会选择一些药物,在治疗身体当中的疾病
-
老人久坐腰痛如何自疗!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时的时候经常喜欢坐着,那么老年人也是不喜欢活动的,经常坐着的话给我们的老年人的身体带来的
-
老人腿痛可能是外周血管有病!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会出现一些腿痛腿麻的这种现象的,那么你知道吗?老年人腿痛腿麻有可能是一些什么样的疾病而导致
-
老人用药八项注意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都会出现一些高血糖的症状,高血糖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比较多的,那么高血糖不稳定的情况
-
哪些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黄丸也是一个治疗肾脏方面疾病的药物,对于我们身体的保健的功效也是比较好,特别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