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缴费怎么延长 还需公开论证
养老制度改革引发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据有关消息透漏,就养老制度改革已经达成了多项共识,而且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已基本没有悬念。具体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看下面的有关报道。
据《华夏时报》报道,多部委与多套养老方案设计者们,在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上,就养老制度改革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已基本没有悬念。
尽管还没有权威方案传出,但专家或媒体不时“透露”的改革动向,隔几天就会引发一轮热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对此高度关切在情理之中。目前养老制度存在的“双轨制”、资金缺口等问题,确实需要尽快启动相应改革。这需要政府部门和专家共同研究“顶层设计”,但同样不能忽略“底层意见”。
以延长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来说,虽然这是重要国际经验,但当听到延长的新闻,网上质疑声还是很多。这也是一种提醒,在改革设计阶段,不妨就多一些公开说服和征询意见,在公共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共识。否则,日后形成方案再来寻求认同,阻力可能会更大。
客观而言,我国目前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有进一步延长的空间。多数人的工作年限都不止15年,适当延长的话,对个人的直接冲击并不大。但如果延长的幅度过大,那实际上就和延迟退休没有本质区别;而延长缴费是强制统一延长,还是通过激励制度,让个人自由选择,具体操作不同,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而也就更加需要大范围的征询意见。
养老政策改革,在任何国家都是极为“敏感”的事情。比如,法国也准备2020年后,根据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情况逐步延长缴费年限。尽管新的改革方案已经算是“温和”,并不是完全“一刀切”,方案中特别提到,将考虑工作条件艰苦人员和女性特殊情况等,设立艰苦职业的“工时账户”,使艰苦岗位从业者能够提早退休,或接受培训或换岗。但改革方案在国内同样引起争论,阻力重重。
当然,作为一项牵涉面很广的改革,政府部门和专家的前期论证,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草案,也就无法有的放矢地征询民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众也不必急于否定所谓“延长缴费年限”的共识。在“开门决策”已渐成惯例的背景下,这么重大的改革,相信会给民意留下充分的参与和讨论空间。
就在上个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建设“透明政府”,“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把人民群众的期待融入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之中”。在社会尤为关切的养老制度改革问题上,相关部门更应该看到民众的期待,在完成前期的专家设计工作后,尽快开始下一轮的民意征询。只有上下均达成共识,养老改革往何处去,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共识”。
好文推荐:
-
老人养老方式有哪些其实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并不知道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养老的效果才是最好的,那么老年人养老的方式到底有哪些呢?我们
-
哪些方法助老人安度晚年?现在的时代中,有很多家庭都只剩下一个老人独守在家,年轻人则外出打工,没有家人的陪伴,这些老人的身体健康会不断的减退,
-
老年人长寿的独家秘诀有哪些老年人的健康,是社会中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老年人的年龄正在不断的增长,身体各种机能正在不断的下降,身体平时可能会出现
-
居家养老的优势都有哪些?现在社会在养老方面,体系也比较完善,很多的人会想要知道,养老的一些问题,而且,大家需要注意一些孤寡老人的养老政策,这样才
-
如何安排退休老年人的生活我们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很多的老年人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老年人不适应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