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社会关注

老年人带孩子 容易陷入溺爱误区

老年人带孩子 容易陷入溺爱误区

孙子要不要给老人带,老年人带孙子会进入哪些误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生活吗?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老人在家带孙子不仅可以帮子女看孩子,还可以减少自己的孤独感,给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但老人带孩子存在不少误区,以下就是老人容易走进的误区。

误区一:溺爱是祖辈们的通病

症状:

晓强刚4岁,特别能吃,他在幼儿园一顿能吃11个包子,回家还照吃不误。妈妈无奈向奶奶提议,晓强从幼儿园回来就别给他东西吃了。可奶奶说,现在家里经济条件这么好,孩子想吃点东西还控制,那不成了旧社会?结果,在奶奶的溺爱下,晓强现在已经45公斤多了,腰围比妈妈还粗。

有一次,妈妈不让他再吃巧克力,晓强竟然挥拳向妈妈打去,打得妈妈鼻血直流!儿子一直在看电视,父亲让孩子关上电视写作业,孩子冲着父亲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父亲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奶奶却在一旁说:“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后果:

一些专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辈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他们截然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小学生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强,社交圈子大,许多事都能自己动手做,胆子大,很小就能横穿马路。而由祖辈带大的学生则不然,有的二 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万事不能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也不想干。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

专家点评:

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所以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有的老年人对孙辈有求必应,只要是孙辈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一律给予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

还有的老年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 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之所以产生上面的这几种情况,主要还是“隔代亲”的“亲”字泛滥,祖辈对孙辈常常包办代替一切,有求必应,缺点包容,错误体谅。这样的教育必然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误区二:经验代替科学垄断对孙辈的教育权

症状:

笔者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女孩,牙齿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

原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都给孩子糖水喝,一来二去,牙齿上就长满了黑斑点。孩子的父亲一气之下去和奶奶理论,谁想到奶奶却说:“别信那些书上的说法,小孩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说了,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我把你们兄妹7个都带大了,哪个不长得人模人样的?”

许多家庭因此而产生矛盾。有些年轻父母希望用新式育儿方法抚育、教育孩子,有些老年人却对此看不惯,总觉得自己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带个孙子还会没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