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社会关注

子女不赡养 老人将遗产留给保姆

子女不赡养 老人将遗产留给保姆

老人的晚年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很多的孩子要进行拼搏,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作为子女一定要做好子女应该做的事情,赡养老年人的事情如果不做好的话就不能算合格的子女,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老年人因为孩子的不赡养,决定将自己的遗产给照顾自己的保姆或者是亲人,这样的事情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我们看看下面的案例吧!

“抽空去给你们的爸妈扫扫墓吧!”在获赠郑志民老先生房产并领取到房产证后,这是保姆王春梅对老人的子女郑光、王敏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十年之间,王春梅早已听惯了流言蜚语,她觉得,为了这个家庭,她倾尽了自己的精力,从没有掉过一滴泪,然而当她面对冷漠的亲情时,这个女人被击垮了。

保姆悉心照料 老人自愿赠房

2000年,48岁的王春梅经人介绍到郑志民老先生家当保姆。虽然她刚刚丧偶,但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干活利落勤快,为人直爽乐观,给老两口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退休干部郑志民与老伴刘秀兰是对半路夫妻,他的儿子郑光在国外留学,目前已在外定居。刘秀兰的女儿王敏在外地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其实,子女选择在外奔波闯荡,主要是对父母再婚的行为感到不满,两个孩子之间的联络也很少。

郑志民与刘秀兰夫妻俩时刻牵挂着儿女,这思念之情王春梅都看在眼里,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在生活上把他们照顾得体贴入微。王春梅陪老两口聊天,陪他们散步。她时常劝慰他们:“儿女在外没有不想念自己爹妈的,可现在正是他们奋斗的时候,你们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不要再让孩子们为你们的健康担心才好啊!”老人每次听了都很是宽心,感觉到了温暖。

八年之后,刘秀兰患脑中风住进了医院。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春梅一边照看刘秀兰,一边还要担心着家里的老爷子,家里、医院两头跑。

一天王春梅刚进病房,就听见同病房的病友们聊天,说刘秀兰老太太的女儿前一天早上来医院看了一趟老太太,可没待一会儿,接了一个电话就走了。

王春梅的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母女情意难道就如此淡薄吗?最终,刘秀兰没能逃脱病痛的折磨,2008年底老人过世了。

在此后的两年里,王春梅依然留在郑家,照顾郑志民老先生的衣食起居。人一上了年纪,总爱有个头疼脑热的,王春梅一如既往地贴心照料,这让郑老先生感动不已。

为了报答王春梅多年来对他们夫妇的照顾,郑老先生找到了邻居兼同事的张宏伟、孙忠作为见证人,由多年好友李奇代书遗嘱,自愿将现在所住房屋中属于自己的三分之二份额赠与王春梅。

子女赶走保姆 保姆无奈起诉

一年后,这事被远在国外的郑光知晓了,他气愤不已。凭什么自己父母的房子要留给一个外人?他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准备回国,找老父亲理论。

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三天,郑志民因突发心脏病骤然离世。此后,王敏也得知继父过世并立有遗嘱的消息,她主动联系了郑光,两人决定无论怎么样,都不能让一个保姆占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房产。

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王春梅的愤慨,王敏和郑光强行搬进了父亲留下的这套房子,并将保姆王春梅赶了出去,换了门锁。二人还威胁王春梅如果再回来,他们就报警。

对于眼前的遭遇,王春梅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郑老先生亲自留下了遗嘱,说房子有我三分之二的份额,怎么就这么被人赶出来了?如果我回去,他们还要报警?”

无奈之下,王春梅凭着郑志民老先生生前留下的那封遗书,之后将郑光、王敏起诉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