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较特殊 生活保健要讲究
高龄人是社会中比较罕见的一个群体,因为虽然现在随着社会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知道老年人的寿命是逐渐的上升的,但是其实高龄的人还是不多的,而且高龄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我们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高龄老人的心理特征是什么,还有就是高龄老人应该如何进行保健。
对于他们的保健更要仔细,从年龄上划分,可以把80~89岁称为高龄期,90岁以上称为长寿期。从生理与保健角度来看,80岁以上的老人具有许多共性,故统称为高龄长寿期的保健。这类人群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养生保健对他们来讲也非常重要。
这些老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倔强,倔强导致的意外子女们都希望老人平平安安度过晚年。但现实中总会遇到子女与老人之间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等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老人的倔强上。最多见的是老人性格刚烈、脾气倔强,生了病不愿去医院,病情加重时自己买点药吃。老人一旦生病,子女常会劝其到医院看病,但有些老人就是不肯,还会因此发生争执,最后走了一条不治而终的不归路。因此心胸开阔对老年的晚年生活非常重要。
在家闲不住也是这类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折腾”引发的惨痛八九十岁以上老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喜欢不断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功绩,尤其是在晚辈面前。有些老年人还会执意去参加一些旅游、观光等不适合其年龄的活动。事实上,高龄老人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对于高龄老人来说,一定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适度活动,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此,才能有益于健康、延缓衰老。突然剧烈运动只会伤害身体。
通常这类人都是孤寡老人,孤独带来的绝望我们常可以看到,高龄老人突然丧偶后,会在短时间内明显衰老,甚至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据统计,丧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人是群居动物,尤其是老伴一旦丧失,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人到了老年阶段,如果还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离不弃的伴侣陪在左右,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这个时候老人可以多交朋友,培养各种业余爱好。
人都畏惧死亡,高龄老人也不例外,恐惧造成了末路高龄老人,尤其是90岁以上老人,他们同龄的朋友、同事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他们便觉得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于是,他们想到死亡要降临在自己头上了,结果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一来,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统观高龄老人,那些可以活到90岁、10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这也是为什么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