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社会关注

养老模式受挑战 养老规划迫切而必要

养老模式受挑战 养老规划迫切而必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老年人的寿命也是在不断的上升的,但是,老年人寿命增长,就会意味着老年人的数量是上升的,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已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量上升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据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近1.6亿,占总人口的12%。同时这个数据还在以每年3.2%的速度增加。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每4个中国人就有1个老年人。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不要未雨绸缪,对未来进行投资,使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给晚年的幸福生活上个“保险”。

养老模式受挑战

近年来,由于物价的上涨等因素,一些退休老人原有的退休金越来越难以保障生活需要,而高昂的医疗费用更使老年人难以承受。据零点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千户居民中有七成市民会经常或偶尔想到养老问题,而四成多的居民则对此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同时根据对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费调查统计:70%的人需要依赖他人生活;20%的人可以独立生活;只有10%的人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目前,中国家庭正向“四、二、一”模式转变,使得年轻一代的供养负担日益加重。家庭的供养资源正在减少,供养能力下降,传统的家庭养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一代不仅要操劳自己的事业,还要照顾几代老人。养老压力如此之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趁自己现在年轻及早做好规划,将自己的幸福晚年生活依托在自己身上。

同时,我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是广覆盖低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工薪阶层的退休老人,随时可能会因一场大病,一个意外而陷入“贫困”。从计划经济时代生老病死国家全包的单位人,到市场经济时代单打独斗的社会人,人们内心深处突然多了一层晚年可能遭遇“贫困”的恐慌。

养老规划迫切而必要

问题1:如何做好养老规划?

为养老做准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投保商业保险、基金定投、股票投资、购买房产到老年时出售或出租、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甚至是作银行储蓄、投资艺术品等。

这些养老准备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精明的投资者手中,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功效。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精于投资之道,或者没办法严格按照指定好的投资计划去执行,因此,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投资方案都是优选。比如炒股,虽然可能获取较高收益,但是十人炒股九人赔的概率让它难以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养老投资形式。

从目前的理财产品来看,比较适合做为养老规划手段的是基金定投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问题2:应该选择何种险种?

目前有养老功能的保险产品大都有保底功能,因此,风险相对较低。其中,以储蓄型的年金险最多,其优点在于可以将工作期间的现金收入转化成退休以后每年可领取的现金流入,并且通过投资的复利效应让我们得到经济的补偿。同时,一些产品还附带分红功能,可以在好年景分享到额外的投资收益。

最近两年,万能险和投连险也逐渐被一些投资者接受。相比固定收益产品,分红险,万能险有投资灵活、投资渠道多的优势,但风险更高。投连险更接近基金产品,风险最高,而且没有保底收益,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很多人担忧长寿的风险,其实同时也存在着早逝的风险。如果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支柱英年早逝,对家庭的影响无异于灭顶之灾。因此,在为自己规划好养老保险的同时,购买适量的意外险、寿险,也可以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另外,为了免去年老时的医疗费用风险,也可以购买一些健康险。

另外,在低利率时代购买分红类的养老保险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