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早治骨关节炎 不做蹒跚族
随着中国老年人的数量在逐渐的增多,我们在街上在商场,菜市场看到越来越多的驼背族,“蹒跚族”。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老年人的行走状态就是步履蹒跚,行走困难,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行走。老年人之所以这样走,不是因为年纪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关节炎的原因。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腿脚不利索”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是他们并不了解,骨关节炎才是导致大批“蹒跚族”出现的罪魁祸首。
大多数骨关节炎患者本身年龄偏大,对疾病的认识不够。老人的子女们又忙于自己的家庭事业,对父母疏于关心。他呼吁,做子女的要更加关爱父母,特别是在父母出现关节不适症状时及时带他们去医院排查,尽早接受正确的治疗。
荣女士今年63岁,起初走路的时候有疼痛感,家人都认为老人年龄大了而且走路太多,就这样勉强行走了十多年,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双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听取专家的建议后,老人选择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没多久,荣女士的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锻炼,走路也基本恢复了正常,心情也开朗了许多。
据蔡道章教授介绍,荣女士的情况并非个案,这类骨关节疾病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主要病理改变发生在软骨关节,包括磨损、变性、破坏,以及关节软骨下骨的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易发在负重较大的膝、髋关节,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约有1.2亿人正经受着骨关节炎的折磨,其中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55%的人患有骨关节炎,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80%的人患有骨关节炎。
临床上,很多老人错误地认为自己“腿脚不利索”很常见,不是什么大病,不想进医院也不想给子女增添负担,疼痛厉害了吃点止痛药就可以。而且由于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被老人或家人忽视。若没有及时就诊,会使病情加重。如果骨关节炎一直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老人生活质量,就诊不及时还会导致残疾。
老年人一旦出现关节不适,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接受专业诊断进行及时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以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为主,晚期关节炎病人建议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可极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远离关节疼痛困扰。蔡道章教授指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解决患者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跛行等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老年如何养护好自己的关节?1.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一般来说,30岁是我们人体硬骨与软骨强度的巅峰时期,之后就会逐渐下降,在50岁以后就不要进行太高强度的
-
关节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现关节问题,老年人患关节炎主要与体重过重有关,也与关节损伤有关,不注意关节的保暖工作容易导致关节炎的损伤,关
-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你了解坐骨神经痛吗坐骨神经痛有可能是身体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经痛会引起疼痛感,患者还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感觉,会影响生活质量,坐骨神经痛主要与不
-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质疏松预防老年人要关注骨骼的健康状况,尽量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能预防骨质疏松,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能预防骨
-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3种食物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是身体缺钙引起的,及时补充钙质,多吃含钙的食物能改善骨质疏松问题,老年人患骨质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