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防骨质疏松 钙和维D都要补
我国6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高达40%~50%,约有25%的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死亡率达20%~25%,致残率高达50%以上,80%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终身不能痊愈,而且只要脊柱发生过一次骨折,其他椎体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
骨质疏松症尤其“青睐”老年人,是老年人的“隐形杀手”。骨质疏松的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人们忽视。门诊中有很多这样的患者:骨折了送到医院治疗,检查时发现骨质疏松得厉害。
骨质疏松“加码”骨折风险 让老人雪上加霜
老年人跌倒容易引起骨折,如果还伴有骨质疏松,骨折的几率和损伤程度会大大增加。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高达40%~50%,约有25%的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死亡率达20%~25%,致残率高达50%以上,80%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终身不能痊愈,而且只要脊柱发生过一次骨折,其他椎体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
骨质疏松后骨强度、骨韧性降低,轻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小小的受伤、很轻微的一个咳嗽动作,都非常容易导致骨折,容易造成死亡和伤残,其危害不容小觑。因此,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的中老年女性,一方面要防跌倒,另一方面要防骨质疏松,双管齐下。
老人易跌倒 骨折后不宜长期卧床
数据显示,30%~40%的老年人每年至少跌倒1次。
老年人容易跌倒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明显下降,尤其是女性,肌力更低。肌肉力量下降导致关节不稳定,继而引发跌倒出现骨折。
老年人跌倒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损伤,其中5%~10%伴骨折、裂伤或头部受伤,甚至出现猝死。老年人髋部骨折后,五年存活率只有20%。
多数人认为,老年人髋部骨折了,要好好养病,要尽可能卧床休息不能活动。殊不知,老年人骨折后不能静养,越养病越多。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如长期卧床,除可引起褥疮等局部并发症外,还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卧床期间骨质疏松加重,极易发生再骨折。因此在治疗期间,应尽早进行肌肉的主动和被动锻炼,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好文推荐:
-
中老年如何养护好自己的关节?1.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一般来说,30岁是我们人体硬骨与软骨强度的巅峰时期,之后就会逐渐下降,在50岁以后就不要进行太高强度的
-
关节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现关节问题,老年人患关节炎主要与体重过重有关,也与关节损伤有关,不注意关节的保暖工作容易导致关节炎的损伤,关
-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你了解坐骨神经痛吗坐骨神经痛有可能是身体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经痛会引起疼痛感,患者还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感觉,会影响生活质量,坐骨神经痛主要与不
-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质疏松预防老年人要关注骨骼的健康状况,尽量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能预防骨质疏松,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能预防骨
-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3种食物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是身体缺钙引起的,及时补充钙质,多吃含钙的食物能改善骨质疏松问题,老年人患骨质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