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有骨质疏松要做好日常生活保健
老年人到了晚年之后会经常关节疼痛,因为老年人的关节一般到了晚年之后就会有一些脆弱,还有就是因为老年人不经常运动,导致关节老化了,所以一旦患有一定的关节疾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日常的作息,日常的活动,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疾病的老年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日常活动!
1、久坐看书报或电视。
老人耐受力及应激力下降,看情节波动大、惊险的片子,会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和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发生意外。因此,老人,尤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持续观看电视节目或书报不要超过1小时。
2、猛然起床。
老人起床过猛有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血管破裂。因此老人起床,应坚持“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睡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坐在床上呆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开始慢慢活动。
3、吃饭过快。
老人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弱化。吃饭过快不仅不利于消化,还易噎着,对食管造成损伤。因此,老人吃饭时应放慢节奏。
4、上下楼梯过快。
老人大多有骨质疏松的现象,一旦摔倒很容易骨折。因此,上下楼梯时,老人要尽量放慢速度,可侧着身子,双手扶着楼梯扶手,下楼梯脚尖先着地,确保安全。
5、负重。
老人由于身体的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的功能都会减弱,因此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
6、弯腰拾物。
老人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都会下降,弯腰拾取物品时,容易摔倒或损伤腰肌。因此,在拾取物品时,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捡东西。
7、站着穿裤子。
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所以,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处。
8、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可能会让老人血压升高,还会晕倒休克,甚至脑溢血,危及生命。如果老人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有高血压的老人,尤其忌用力排便。
-
中老年如何养护好自己的关节?1.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一般来说,30岁是我们人体硬骨与软骨强度的巅峰时期,之后就会逐渐下降,在50岁以后就不要进行太高强度的
-
关节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现关节问题,老年人患关节炎主要与体重过重有关,也与关节损伤有关,不注意关节的保暖工作容易导致关节炎的损伤,关
-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你了解坐骨神经痛吗坐骨神经痛有可能是身体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经痛会引起疼痛感,患者还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感觉,会影响生活质量,坐骨神经痛主要与不
-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质疏松预防老年人要关注骨骼的健康状况,尽量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能预防骨质疏松,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能预防骨
-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3种食物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是身体缺钙引起的,及时补充钙质,多吃含钙的食物能改善骨质疏松问题,老年人患骨质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