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衰老的表现 老年女性多于男性

骨质疏松是衰老的表现 老年女性多于男性

骨质疏松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骨质疏松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因生理功能逐渐衰退造成原发性骨质疏松,另一方面,各种疾病后期都会影响到肾,导致肾虚,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

中老年女性容易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男女性的骨量在35~40岁以后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期以后的骨量丢失远远高于男性,故女性的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这是因为雌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制造骨基质。如果雌激素水平下降,则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减少。绝经后妇女如合并甲亢,其骨质疏松出现较早且较重。

另外,甲状腺机能亢进者、严重缺钙者可引起并加重骨质疏松,维生素C缺乏者、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者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容易形成骨质疏松。另外,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如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也会使*缺钙,导致骨质疏松。

中医药治疗采用综合方法

治疗骨质疏松,中医是以恢复骨量、防止骨继续丢失、缓解症状为原则。根据中医学“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的理论,用补肾填精补髓活血之法治疗,以达到强壮筋骨的目的。

在继承前人填精补肾、益气健脾的治疗基础上,运用络脉理论指导骨质疏松治疗,采用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可疏通骨骼脉络,改善骨骼气血运行状态。在药物配伍上,以动静互补、攻补结合。注重血肉有情之药和藤类药物以及引经药物使用。针对肾阳虚血瘀证、肾阴虚血瘀证、脾肾亏虚血瘀证3个临床最常见证型,分别拟定骨松强骨方、骨松健骨方、骨松益骨方进行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