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对骨关节炎 要早期预防和对症治疗

老人对骨关节炎 要早期预防和对症治疗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骨科疾病,早期预防和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岁数一大,在不知不觉中膝关节就开始打软,还隐隐地疼,再后来就是发僵,甚至活动都有困难,这就是常见的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慢性关节炎等。

4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0%左右,而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可达40%—60%。目前,全国中老年骨关节炎患者大约有3000万。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关节炎的患病率还会明显增加。

骨性关节炎不仅发生在膝关节,髋、脊柱、踝等关节都有可能受累,以膝关节最常见,占到四成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会慢慢影响活动能力,极大地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早期会出现关节疼痛、晨僵、下蹲疼、上下楼疼等症状,到晚期严重关节畸形,甚至行动都有困难。

老年慢性关节炎之所以发生,在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以前主要是老年人常见病,如今很多中青年人的关节也提前退化。有的源于关节过度劳损,有的是因为身体肥胖,给关节增加了负担,还有一些爱美的女士,由于不注意保暖,关节受凉导致疼痛、僵硬。

针对骨性关节炎,早期治疗可采取口服药物、理疗、关节腔注射、关节镜等多种方式。理疗方式有中药敷、红外线微波治疗等。

如果患者关节已严重畸形,并且活动受限,可考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即切除已破坏的关节面,换上一个人工关节面,就像为坏牙安装“牙套”一样。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骨科最常见手术之一,术后3个月基本都能恢复日常活动,给病人置换的高科技人工关节,理论上使用寿命超过20年。

预防关节疾病,平时多注意膝部保暖,特别在夏天,不要贪凉,避免撞击,注意运用大腿的肌肉群,因为肌肉的发达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多做腿部肌肉锻炼,尽量减少膝盖的承受力。为此,特别推荐以下七种练习方法:

1.仰卧位,屈腿。将一条腿伸直,慢慢向上抬高,勾起脚尖,停留片刻。放下伸直的腿,恢复屈腿状态。另一条腿重复上述动作。重复20次为一组,每天3—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