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 心理治疗也很重要
人一般到了老年后,由于生理功能衰退,精神和心理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突然遇到外伤,更为突出。老年人在遇到外伤骨折时,心理障碍的治疗同样重要,我们只要掌握好这些心理的变化与规律,是让老年人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震惊阶段老年人骨折后,首先是震惊,震惊是对创伤作出的应激反应,这是老年患者在突然遇到重创后,在认知、情感等方面未来得及作出反应与调整的表现,处于一种麻木、冷漠、茫然状态、似无任何反应,有时可能出现一些毫无目的、下意识的动作与行为。如毫无意识的惊厥、四肢惊颤动作等,此阶段可能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二、否定阶段由于外伤的突然而至所造成的巨大打击,大大超出了老年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患者自然采取了心理防卫机制,对创伤予以否认,不相信医生说的那么严重,从而不配合治疗或拒绝治疗,或对治疗漠不关心。如患者拒绝打石膏、牵引、做手术等。此状态也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三、抑郁阶段随着时间的推进,老年患者对病情的了解逐渐深入,当认识到自己所受到的创伤将造成伤残时,常产生抑郁反应,可表现出心情沉重、悲观、失望。此期间可穿插痛苦、悲哀、焦虑、愤怒、埋怨等情绪。有的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对前途失去希望,也可能出现自杀的想法或行为,如患者在治疗时说:"不想活了,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好。"等。此阶段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四、依赖阶段经过住院治疗和各种功能康复训练,一般的老年患者都能达到生活自理,机体功能恢复,回归家庭、社会。但部分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不努力锻炼,自己失去信心,日常生活活动不愿独立,而是让护士或家人为其做各种生活琐事,依赖心理特别强,不愿出院,或出院时就想着入院。这是老年患者心理的一种倒退现象,其心理障碍是他们没有勇气带着病残去面对社会,此阶段又称对抗独立反应阶段。
五、承认适应阶段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及康复训练后,逐渐认识到疾病存在的现实和日后将面对的一系列问题,故开始主动配合治疗,积极进行各种康复锻炼,此阶段是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作为老年人患者的家属,只有认识和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变化和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多多帮老年人疏通心理障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
中老年如何养护好自己的关节?1.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一般来说,30岁是我们人体硬骨与软骨强度的巅峰时期,之后就会逐渐下降,在50岁以后就不要进行太高强度的
-
关节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现关节问题,老年人患关节炎主要与体重过重有关,也与关节损伤有关,不注意关节的保暖工作容易导致关节炎的损伤,关
-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你了解坐骨神经痛吗坐骨神经痛有可能是身体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经痛会引起疼痛感,患者还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感觉,会影响生活质量,坐骨神经痛主要与不
-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质疏松预防老年人要关注骨骼的健康状况,尽量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能预防骨质疏松,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能预防骨
-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3种食物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是身体缺钙引起的,及时补充钙质,多吃含钙的食物能改善骨质疏松问题,老年人患骨质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