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动脉硬化预防老寒腿

减少动脉硬化预防老寒腿

冬季很多老年人就开始腰酸、腿疼,“老寒腿”发作。这“老寒腿”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就是每年随着气温的下降发作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形成,向血管内增生、突起,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形成管腔闭塞时,供给下肢的血流量不能满足*的需要,下肢就会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

提高警惕,自我检查

一般来说,早期患者可自觉足部、腿部发凉、怕冷,或有轻度的麻木感,走路等活动后容易感到腿部疲劳、沉重无力。

如果病变继续发展,患者通常会出现如下情况:行走时,由于足、腿部缺血缺氧,较易发生小腿肌肉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症状有所缓解,才能继续活动。如再行走一段距离,上述症状又重复出现。患者自己可以试着触摸位于足背弓的中点偏内的足背动脉,如果搏动较自己手腕处的正常搏动弱,同时脚出现发凉、苍白等情况时,可初步判断患有下肢动脉硬化。此时应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否则会延误治疗时机。

注意饮食,预防病发

日常生活中,通过摄入以下一些食品,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降低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可能。

牛奶含有一种因子,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牛奶中还含有大量的钙质,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大豆含有一种皂甙物质,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生姜含有一种含油树脂,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和降胆固醇的作用。

大蒜含挥发性蒜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显的降低有害血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