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梯听到骨头响要当心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在骨关节炎病情的早期,患处关节软骨会变粗糙、失去光泽,继而出现裂隙、软化或者剥落,软骨下骨头裸露,然后软骨周围组织增生,骨赘形成,软骨下骨头硬化,这时候会发生关节肥大、畸形。
如果从患者本人的感受来讲,在早期时患处关节会感到轻度或中度的间断性隐痛,活动后加重,休息以后又会好转,疼痛常常和天气变化有关。随着病情的进展,因为关节软骨被破坏、关节面变得不平,关节活动时会出现骨头摩擦的声音或者感觉,这些多数出现在膝关节,在做上下楼梯、下蹲动作时尤其如此。还有的患者会在早晨起床时感到关节僵硬、发紧,也就是“晨僵”现象,活动后可以缓解。“关节僵硬在气压降低或空气湿度增加时加重,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
到了晚期,患处关节会出现持续性疼痛或者夜间痛,关节局部按压后会有疼痛感,尤其是在关节肿胀时。因为关节无力,走路时还会出现“打软腿”,无法完全伸直,能弯曲的角度也变小,甚至出现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的畸形,形成O型腿或X型腿。
骨关节炎致残率高达53%
骨关节炎又叫做退行性关节病,是关节老化后出现的疾病,既是生理过程也是病理过程。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而且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50%,75岁的人群中更高达80%。更值得重视的是,骨关节炎会导致肢体畸形、运动障碍,致残率高达 53%。它通常发生在身体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上,膝关节是其中的“重灾区”。
现在人们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高,日常生活中退行性关节病病人其实很常见,“在公园里常常看到一些拄着拐杖的老人,腿部已经出现了X型腿、O型腿这样的畸形,每走一步都要忍着疼痛一拐一拐,这些往往就是骨关节病病人。”
相关文章
-
中老年如何养护好自己的关节?1.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一般来说,30岁是我们人体硬骨与软骨强度的巅峰时期,之后就会逐渐下降,在50岁以后就不要进行太高强度的
-
关节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现关节问题,老年人患关节炎主要与体重过重有关,也与关节损伤有关,不注意关节的保暖工作容易导致关节炎的损伤,关
-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你了解坐骨神经痛吗坐骨神经痛有可能是身体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经痛会引起疼痛感,患者还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感觉,会影响生活质量,坐骨神经痛主要与不
-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质疏松预防老年人要关注骨骼的健康状况,尽量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能预防骨质疏松,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能预防骨
-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3种食物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是身体缺钙引起的,及时补充钙质,多吃含钙的食物能改善骨质疏松问题,老年人患骨质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