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提高维权意识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那么老龄化社会会给商家带来一种新型的商机,就是银发消费,也就是所谓的“银发经济”,现在社会上存在大量的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防骗能力低、维权意识弱的特点,欺骗老年人消费者。老年人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
老年人消费领域中有关保健品及保健服务的投诉呈上升趋势,那么,为何老人容易频遭欺诈?商家常见的营销手段又有哪些?
“我以前在一家健康养生会所看到一些人通过赠送小礼物的方式,忽悠老年人用980元购买一个超市里只卖100元的水蒸气治疗仪。”孙阿姨曾经在与同龄朋友活动时发现这样的现象,“前几天在某歌舞厅前又发现类似情况,他们在门口贴了只允许55岁老人才能进去的字样。”果不其然,当天就有多名老年人陷入该“陷阱”。“推销人员说先付4000元试用一天,第二天再返还给我们,没想到第二天这些人都跑掉了。”受害人王阿姨诉说。
近日,记者来到梧桐工商所,听取了这些被害者的“消费陷阱”故事。为何老年朋友会频频中招?许多销售人员就是抓住老年人的弱势展开“亲情攻势”,比如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套近乎。这手段,对一些缺少社会交流和亲人关爱的老人很是受用,从而成为被骗对象。为此,相关人士建议,老年人的家人和朋友应该多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了解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根据他们的身体需求,到医院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防治。同时,要与老年人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亲人的温暖,确保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针对老年人消费“陷阱”层出不穷的现象,桐乡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这些消费陷阱有几种表现:一是夸大保健品功效,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二是以免费体验、免费试用的手法,给老年人“洗脑”;三是以独居老年人为对象,以感情交流为手段,骗取老年人高价购买不需要的商品;四是针对一些老人缺乏专业知识和维权意识,以及对高科技和新鲜事物接受和理解程度较低等,让自称的“专家”让老年人相信所谓的“高科技”。
“加强经营主体以及出租场地的管理,把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梧桐工商所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轻信路边商贩的广告宣传,对推销保健品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对遇到推销者提供的各种免费服务情况,要及时和家人沟通或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要轻易相信。
-
老人带孩子 12个误区要知道有很多的人们在平时的时候都是喜欢小宝宝的,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在平时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温别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时候,水温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能够改善我们老年人的身体,给我们的老年人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才
-
老人带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在宝宝才能够帮助我们小宝宝,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扰,还能够给我们的儿女减轻一
-
老人到底应不应该帮子女带孩子?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帮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够给我们的子女带来非常健康的状态,还能够用一个非常好的
-
老人为何会依赖子女呢随着年龄的不断递增,使得日常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的发生衰老,此时不但在日常行动方面带来极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会表现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