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思念儿子 只能依靠高科技表达思念

老人思念儿子 只能依靠高科技表达思念

现在在微博上可以看见这样的一位老年人,他经常发表微博来表达自己对于儿子的思念之情,这位名叫“人在近黄昏”的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自己一个人,儿子不在自己的身边,在国外工作,并且因为工作繁忙已经三年没有回来了。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共性!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因为对儿子的过度思念和想念让老两口备受煎熬。庆幸的是现在科技、网络都很发达,每周末都能和儿子在网上进行一次短暂的视频聊天。但是作为父母来说,这一点儿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肯定不够的,想时时刻刻了解儿子的最新情况。月初的时候儿子告诉老人他现在一直在用微博记录自己的生活情况,让老人可以也申请一个账号关注自己,这样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生活。老人说:“申请微博以后,我看到好多人都在玩微博觉得很新鲜,但是我只是单纯想知道自己儿子最近到底怎么样,每次看到儿子的更新的照片就好像他就在身边一样”。当老人说出这样的话时,小编的心中也一阵酸痛。小编随后在微博中搜索空巢老人,发现还有很多像新乡这位老人一样情况的微主。他们也需要被关爱。社会关注空巢老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空巢老人没有得到关爱。

这些情况绝不是偶然,背后反映的是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空巢老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呈现出许多的问题,需要子女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你的第一场演出,你的毕业典礼,你事业的低谷,你的人生大事,你生命的延续,在你生命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无论是悲是喜,无论荣辱,无论是风是雨,也无论阴晴,他们都不曾缺席,他们的晚年,至少让你的关心也不要缺席。”这段广告语无疑说出了现在的老人过去对子女们的付出,到了晚年更需要子女们的关心。

然而事实是许多独生子女因为工作忙,没空回家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只能偶尔在电话里听到儿女的声音。还有许多老人虽然孩子不止一个,但是因为老人医药费、照顾老人等问题起争执,最后无人照顾,导致老人饿死、服毒自杀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因此,空巢老人更需要子女和社会的关注,这不仅是一份责任和义务,更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首先,“百善孝为先”作为儿女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儿女应该时刻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其次,儿女不但要关注老人的物质生活还要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多让老人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老人融入社会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最后,社会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关心空巢老人,对一些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罚。希望通过多方努力真的使这些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