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子女要常回家看看 独居老人易患抑郁症
现在的高楼大厦,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啊,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告别老式公房住进高楼、新小区,他们的安全问题面临着新的、更大的考验。业内人士呼吁,在关爱独居老人的社会网络中,除了邻居,物业保安也应该尽快加入。
独居老人有什么样的困难?2004年,一项针对上海独居老人进行的调查发现:近30%的老人担心生病时无人照顾;28%的人担心生活不能自理;8%的人担心遭遇突发事件无人救援。在独居老人的自评中,66%老人认为自己生活水平一般,近20%的老人认为生活较为贫困。调查认为:独居老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整体收入偏低、自理能力较差。此外,心理状况评估发现独居老人的抑郁比例达95%,有强迫症状的老人达87%。
电话打不通要多留心眼
在市老年学会秘书长孙鹏镖看来,时值盛夏,极易引发老年群体的各类身体不适;对于那些不能“常回家看看”的子女而言,特别应引起重视与警惕。
“子女是赡养父母的第一责任人,不能一味把照顾、看护父母的责任推给政府、社会。”孙鹏镖认为,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条款纳入,针对性就在于此。“看望或问候父母,即使回不了家,也可以常电话联系,电话问候更要到位,几个电话打不通,不能自找理由了之。老年群体毕竟不同于其他群体,他们不接电话,可能遇到了什么麻烦。这个时候不妨多留一个心眼,打一下邻居或居委会电话,请他们上门看一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政府应该提升高温天关爱级别
昨天,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紧急发出关于高温期间做好独居老人结对关爱的通知中特别强调,将会借助广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舆论氛围,动员子女常回家看看,居(村)委要了解纯老年人、独居老年人子女依法履行义务的情况,使子女认识到关心照料老人,子女是第一责任人。
与此同时,个别区县近日也召开紧急会议,特别提高了高温天独居老人的关爱级别,从昨天起通知到老人子女,督促他们高温天特别要关心老人,关爱员也会做好告知子女的记录,并增加子女关心父母的社会记录档案。要求再次梳理各社区内的独居老人情况,不留下死角。
动员社区力量共同关爱
如何在独居老人第一责任人子女之外再把一道关?9年前,上海开始构筑关爱独居老年人的巨大网络。2004年下半年,市老龄办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对本市纯老年人家庭结对关爱行动的意见》,通过组织动员社区力量及子女亲属,共同关心纯老年人家庭的老人。目前,针对全市23.35万独居老人,有约16万名社区党团员、居委会干部、楼组长和助老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参与结对关爱活动,全市独居老人因结对关爱而及时避免了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计19.5万老人收到“每天问候”。未来规划——
建议保安纳入关爱网络
未来,上海独居老人还将大幅增加。上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针对全市23.35万独居老人,上海提出了“5+X”服务标准,即“一广泛告知、二经常问候、三热线咨询、四安全检查、五应急求助”。“X”为何物?独居老人有什么需求,有多少难题,有关部门、有关人员都要提供服务。据悉,独居老人“5+X”的关爱措施还将进一步完善关爱行动的方式和内容。
随着住房改善,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将在高楼、高档小区中生活。如何保障这些高龄独居老人的生命安全将成为新的问题。有别于老式小区的邻里关系,高档小区内独居老人们的生活圈子也将改变。和独居老人见面较多的可能不再是邻居,而是保安。在独居关爱网络中,建议越来越多的保安能够纳入进来。
-
老人带孩子 12个误区要知道有很多的人们在平时的时候都是喜欢小宝宝的,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在平时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温别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时候,水温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能够改善我们老年人的身体,给我们的老年人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才
-
老人带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在宝宝才能够帮助我们小宝宝,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扰,还能够给我们的儿女减轻一
-
老人到底应不应该帮子女带孩子?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帮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够给我们的子女带来非常健康的状态,还能够用一个非常好的
-
老人为何会依赖子女呢随着年龄的不断递增,使得日常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的发生衰老,此时不但在日常行动方面带来极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会表现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