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要用一些老年语来和老人交流

子女不要用一些老年语来和老人交流

虽然晚辈要关心老人,但是像对待小孩一样和老年人说话,会对老人的身心无益的,研究人员对美国俄亥俄州某镇660名年过50岁的老人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把“乖乖”等常用于孩子的词语用在老人身上,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科学家表示,这些“老人语”会让老人感觉心情沉重、自尊受损、烦恼倍增,进而影响健康。因为对老人来说,这些话语传递出的信息就是,你的能力在逐渐丧失,衰老在进一步加速。研究发现,轻微和中等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对“老人语”的反感最激烈。他们有时候会尖声喊叫或者拒绝做任何事情,原因就是他们在言行上“遭受”了婴儿般的待遇。 研究主持人、心理学家贝卡·莱维教授表示,这些“小侮辱”会导致衰老进一步加速,使那些对衰老话题本来就敏感的老年人生存率更低。

究其原因,可能可以用下面这个结论来解释:研究发现,与对衰老持消极态度的老人相比,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老人平均多活7.5岁。这个数据比“经常锻炼和戒烟,延年益寿”还要高。

因此在对待家里老人,不能一昧哄着,即使他们已经不复壮年时的健康理性,子女也应当用平等的语气与老人交流,是老人们感觉到他们受到尊重。这也给他们一个积极的暗示:孩子们还是相信我的,衰老并不影响我的生活。

我们敬仰他们,关心他们,但是一定要记得,他们有很强的自尊,不要再心里上给他们留下他们已经老去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