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求简单只求每周探望一次
83岁老人因孤独起诉子女,要求每周至少探望一次;法院开庭审理,子女称通过诉讼了解父亲心情
昨日,房山法院窦店法庭,6名兄弟姐妹为“谁尽了赡养义务”,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也已47岁。
6名子女是被告人,原告是他们83岁的父亲。老人的诉求很简单,子女每周至少保证探望一次。
老人称,自己不缺钱,有退休金和医保,但就是孤独和寂寞。
在老人所住的小区,居委会主任称3000户居民中,孤独的老人越来越多,因子女赡养问题产生的家庭纠纷越来越严重。
10余平方米的卧室,83岁的朱海洋的单人床与男保姆的床垂直码放。
昨日下午,老人卧病在床,此时的房山法院窦店法庭,六名子女(两男四女)站到被告席上。
儿女推脱老父住院费
两次病危入院抢救,让朱海洋觉得很寒心。他称,当时子女们为支付住院费互相推诿
房山琉璃河镇水泥厂宿舍楼,是朱海洋老人的家。
昨日,这套住了近20年的房子,墙壁被熏成焦黄色,淡绿色的窗帘已洗得稀薄、透着阳光。窗台、床头触手可及都是药。
老人侧卧着,不时抬起眼看看,不过更多时候都是闭目养神。保姆说,老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很少说话,更极少下楼,楼下稍一吵闹他就心烦、血压飙升,唯一的运动就是在屋里扶着转一圈,这还是偶尔。
朱海洋和老伴做了一辈子工人,将子女抚养成人,1991年才从平房搬到楼房。老两口都有退休工资和医保,本不应再为赡养费、医疗费犯愁。
1999年以后的两次病危入院抢救,让朱海洋觉得很寒心。他称,当时子女们为支付住院费互相推诿。
83岁请律师告子女
“不起诉没法弄。”朱海洋说到子女情绪激动,捂着胸口说难受,血压也升至158毫米汞柱
“我现在净躺着,寂寞。”朱海洋说,儿女每月都给自己零花钱,但都已各自成家,很少来看望他,每天只有自己花钱请的男保姆相伴。
老人称,特别是大儿子和大女儿令自己很伤心。
大儿子朱明和老人住同一小区,两家相距一栋楼,但很少探望。远嫁山东的大女儿,近10年间,除了每月按时邮寄赡养费外,很少与父亲通电话,更别说来家探望。
对此,老人所在的宿舍楼楼长称,小儿子常来照顾朱海洋,从来没有见过朱明来探望其父亲。
案卷材料显示,去年9月18日,朱海洋和老伴就曾因赡养纠纷将两个儿子诉上法庭。随后,在儿女的劝说下,老人撤诉。
“不起诉没法弄。”昨日,朱海洋说到起诉子女,情绪激动,捂着胸口说难受,血压也升至158毫米汞柱。
老伴去世后,朱海洋更感孤独。上个月,他趁着腿脚还方便,去请了一名律师全权负责起诉。
子女庭上宣读“发言稿”
对谁尽义务多等细节,5名子女当庭争执,还都事先整理了“发言稿”,坚持要求当庭宣读
鉴于老人身体状况不能出庭,昨日上午主审法官刘旭峰赶到老人家,确认起诉书系其真实意思表达。
当日下午,6名子女出现在被告席上,大女儿朱娟也专程从山东赶到。他们当中,年龄最长的朱娟已61岁,最小的朱清也已47岁。
朱娟称,1969年中专毕业后,她就被分配到山东,随后成家立业、忙于生计。十几年前退休后,她专程带着短裤背心和棉服来京,准备跟父母一起住半年。但父亲冷言冷语令她伤心,此后10年间,除了每月按时邮寄赡养费外,她承认几乎很少与父亲通电话。
法庭上,其余5名子女都称自己长年照顾父亲、尽足赡养义务。
-
老人带孩子 12个误区要知道有很多的人们在平时的时候都是喜欢小宝宝的,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在平时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温别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时候,水温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能够改善我们老年人的身体,给我们的老年人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才
-
老人带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在宝宝才能够帮助我们小宝宝,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扰,还能够给我们的儿女减轻一
-
老人到底应不应该帮子女带孩子?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帮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够给我们的子女带来非常健康的状态,还能够用一个非常好的
-
老人为何会依赖子女呢随着年龄的不断递增,使得日常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的发生衰老,此时不但在日常行动方面带来极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会表现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