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孩 建议父母为主老人为辅
【成都商报】:根据我们的这项调查数据,尽管有74%的年轻父母认为老人带小孩不是义务,但73%的年轻父母还是希望老人能帮助自己带孩子。你怎样看待“老人带小孩”这种现象?
【胡迅瑄】:不能简单地说老人应不应该带孩子,着力点应该是,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本着“一切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原则,考虑怎样带孩子。
孩子每个阶段都要父母带才好,如果老人有条件、乐意的情况下,支持老人带孩子,孩子需要老人的爱,这是自然的亲情关系,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更有利于孩子的情感和成长,但老人不能代替父母的作用,老人起协助父母的作用。对于孩子的培养,年轻父母的情感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要素。
【冯淑蓉】:老人帮儿女带孩子是很正常的现象,老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看重家庭关系,希望享受“天伦之乐”。以前一个家庭常有几个孩子,生活条件也不好,父母不会特别重视某一个孩子。而现在因为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很多老人只有一个后代。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年轻人有精力生孩子,没精力养,就会寻求老人的帮助。而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老人有余力帮助自己的儿女。他们也想借着照顾第三代来维系家里三代人之间的感情。
孩子利益优先 家庭内部解决问题
【成都商报】:我们的调查数据表明,75%的家庭两代人在教育、生活方式等都出现过分歧,但其中只有50%能通过沟通解决处理。由于两代人生活方式、教育观念的差异,常常引发家庭矛盾,怎么解决这个事情?
【胡迅瑄】:老人带小孩,本来是没有利弊之说的,这取决于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出现分歧后,老人要反思自己子女成长过程之中的得失,年轻父母也要反思,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抱怨、委屈、愤怒、愧疚等情绪感知背后的事件,主动双向沟通。其实,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爱孩子的,都是对孩子好的,要将自己的优秀和聪明,转化为智慧去面对家庭关系和培养孩子。为此,家庭和谐的根本途径就是彼此心灵相通,要素就是:1、每个家庭成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状态;2、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体会对方的情绪和状态;3、用对方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影响对方。
对于年轻父母来说,老人牺牲晚年的休息时间,帮助带孩子,要心存感激。年轻父亲要明事理;对于年轻妈妈来讲,要摆正家庭主妇的地位,善于说“对不起”,这样分歧就可迎刃而解了。
【冯淑蓉】:许多孩子的家长过度重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因为他们会把自己无法完成的理想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对他们过于严格,而老人往往出于一种补偿心理,过分溺爱孩子。这时老人和父母就要搞清楚自己的分工,不相互干预,坚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原则”,不要让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互相“抵消”。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钻空子”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
但是我觉得只要抱着以孩子的利益优先的态度,问题就会更容易解决。老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愿意支持孩子是好事,但是自己只能是辅助,孩子要和父母共同成长,才会健康。
-
老人带孩子 12个误区要知道有很多的人们在平时的时候都是喜欢小宝宝的,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在平时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温别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时候,水温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能够改善我们老年人的身体,给我们的老年人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才
-
老人带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在宝宝才能够帮助我们小宝宝,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扰,还能够给我们的儿女减轻一
-
老人到底应不应该帮子女带孩子?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帮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够给我们的子女带来非常健康的状态,还能够用一个非常好的
-
老人为何会依赖子女呢随着年龄的不断递增,使得日常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的发生衰老,此时不但在日常行动方面带来极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会表现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