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孩子 关注校园暴力
多数“忍气吞声” 少数“以暴制暴”
据了解,多数受到校园暴力侵害和威胁的学生是“忍气吞声型”。这种学生挨打后,害怕告诉老师或家长后会继续挨打,索性一忍再忍,尽量不招惹那些霸道者。有极少数不愿意白白地受气挨欺,独自奋起反抗的。学校老师介绍,校园暴力常常使忍气吞声型的学生心存“危机感”,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学生一旦有此遭遇后,会长时间处于恐惧状态,情绪不稳、压抑,学习积极性锐减。
但也有少数奋起反抗“以暴制暴”的。记者采访时,一些经常受欺负的学生说:“我要习武,跟他们拼!”“我要和同学们一起揍他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种“暴力心态”,不少孩子受到勒索之后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中小学生为了“自卫”,不得已也准备采用暴力手段。一名初中生向记者展示了一直放在书包里的一根1尺长短的铁棍,称这是用来“自卫”的。还有一些学生上学时配带刀具,以防不测。
对于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学校和家长都不赞成,认为这样会滋生新的校园暴力,使其价值观受到不良的影响。但一位中学的德育课老师说,这与学校一贯主张的中小学生要大胆勇敢并不矛盾。大胆勇敢是有勇有谋,“以暴制暴”则是蛮力所为,既不聪明也有危险。面对勒索,可以大胆面对,可以果断举报,不可忍气吞声,更不可胆大“妄”为,“以暴制暴”。
根治尚需协同努力
“校园暴力虽然主要发生在学校,但却需要学校、家长、公安三方协同努力,才能得到根治。”许多读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铲除“校园暴力”的主要观点。学校是第一责任人
在法院工作的赵先生自己有个孩子正上初二,他也经常听孩子提起“谁谁在学校受到欺负了”。他认为,防范“校园暴力”,学校首先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学校是“校园暴力”的发生地,有条件对“校园暴力”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自古以来,邪不压正。
赵先生说,学校要依照我国《*人保护法》、《预防*人犯罪法》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出发,树正气、压邪气,严格施教,大胆管理。一方面要切实培养和加强教师的责任心、使感命,另一方面要坚决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学生中个别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该处分的要处分,该开除的要开除。在公安部门警力有限、不可能24小时维护校园治安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根据需要组织校卫队,维护校园治安,保证学生就学安全。
家长是一个重要环节
市民王仲新认为,“校园暴力”的主要实施者是不良学生,社会上不良青少年针对校内学生实施暴力行为前,往往都与在校不良学生相互勾结。
王先生认为,家长要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科学教育方法,言传身教,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感染和熏陶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远离不良青少年,远离校园暴力。与此同时,家长要充分理解学校教育的局限和苦衷,要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正常的学校教育工作。即使与学校教育工作出现分歧,也应加强沟通,通过正常的、理性的渠道求得解决,切不可对“校园暴力”推波助澜。
公安部门要加大打击
许多家长在谈及校园暴力时几乎都说,公安部门应该负起维护社会治安的法定职责,打击和遏制“校园暴力”。
市民卢辉如说,虽然公安部门普遍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校园暴力”的直接危害通常也难以与社会上的严重刑事犯罪相提并论,但今天的学生便是祖国的明天,无论是从实现社会治安的长效综合治理、还是从对祖国未来负责的角度出发,公安部门都应积极协同学校、家长,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内外治安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还孩子们一个无忧无虑、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还校园一方净土。多关心“问题少年”
据了解,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多是些“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者家境贫寒,或者父母离异。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讲,这些施暴的孩子也是受害者,同样需要社会关心和帮助。
还校园一方净土 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青岛社会各界人士分析了这种不良现象产生的几种原因:家庭暴力直接影响
青岛教育学院有关专家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家庭暴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它们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此时如果再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害群之马”其实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也是需要诊治的心理障碍患者。应试教育难辞其咎
“学校对于校园暴力有无法推脱的责任。”教龄二十多年的陈禺老师说。
这绝不仅仅是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当前的教育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陈禺认为,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应试教育却使一部分学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们就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以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不良文化是个帮凶
在校园暴力的滋生过程中,社会不良影响扮演了“帮凶”角色。从打打杀杀的电视动画片,到黑社会称王称霸的电视镜头;从渲染暴力的“纪实文学”,到追求轰动性新闻的各类书刊,都曾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留下不良纪录,为他们的模仿提供了鲜活的“榜样”,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更是校园暴力产生的直接诱因。
-
老人带孩子 12个误区要知道有很多的人们在平时的时候都是喜欢小宝宝的,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生活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在平时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温别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时候,水温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能够改善我们老年人的身体,给我们的老年人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才
-
老人带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在宝宝才能够帮助我们小宝宝,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扰,还能够给我们的儿女减轻一
-
老人到底应不应该帮子女带孩子?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帮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够给我们的子女带来非常健康的状态,还能够用一个非常好的
-
老人为何会依赖子女呢随着年龄的不断递增,使得日常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的发生衰老,此时不但在日常行动方面带来极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会表现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