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老人渴望关爱

孤独老人渴望关爱

久盼儿不归,一些物质无忧却渴望关爱的老人,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宣泄自己的孤独,比如故意和子女找茬拌嘴等等。于是,在对老人们进行物质赡养的同时,如何做到精神赡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家住本市西区的孙大娘经常与儿媳妇吵架,社区居委会多次调解却收效甚微,社区谈心站的调解人员多次走进孙大娘的家,与她促膝谈心,这才了解到大娘与家人发生矛盾的原因。原来,孙大娘腿脚不好,行动很不方便,每天自己在家很孤独。所以就盼着儿子、儿媳下班后和自己聊聊天。但是儿子儿媳每天回家都比较晚,几乎很少和孙大娘交谈,所以,孙大娘就以吵架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无独有偶,有的老人因为忍受不了子女的忽视,甚至将子女告上法庭。

  法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老人就赡养问题起诉子女的案例中,往往很多人并不是希望得到物质上的赡养,而是需要精神上的赡养。一般家庭闹了矛盾,婆媳或者子女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父母就感觉自己耗尽半生心血将子女养育成人,现在子女却这么对待自己,心里窝了一口气,于是就起诉子女,要求对方赡养。

 法庭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为老年人维权的合议庭。庭长表示,涉及养老的案子,法院一般都会入户去做调解工作,而不是单纯把父母子女叫上法庭。通过调解可以让老人知道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也可以教育感化子女孝敬和尊重父母。

  法学教授:

  精神赡养义务难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表明子女不仅应当在经济上、生活上对老人进行赡养,同样也应当对老人在精神上予以慰藉,并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同时在对父母的赡养过程中,无论是物质赡养还是精神赡养,道德的规范作用往往比法律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