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到晚年需要的是什么
现在社会有三成的老年人属于孤独老年人,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影响,还会影响到心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注意他们的晚年需求,不是需要钱,更多的是需要心理安慰,那么,老年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么?
“老人对于家庭幸福感的心理需求远大于物质方面的需求。”良好的家庭状况有利于提升老人幸福感。但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年龄差异、工作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老年人与子女之间交流、陪伴的机会越来越少。杨萍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流动性大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老人与孩子不在一个城市,一年见面次数自然减少;第二,父母与子女关系之间有代沟,双方缺乏有效的交流方式也导致子女和父母即使待在一个城市,见面交流的机会也不太多,如果婆媳关系处理不好,更会影响子女和父母的交流;第三,有些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仅停留在表面,看似常去父母家,但往往只是走个过场,吃完饭又去忙其他事儿了。
看望父母是一个子女的义务与责任,不能流于形式。尽管早在2013年,“常回家看看”就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是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仍存在不少问题。
不少人认为,陪伴是可以用物质来弥补的,但杨萍认为,老人会更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如家庭的和睦与子女的陪伴、兴趣的培养等。杨萍建议,与父母在一个城市但分开居住的子女,无论工作多忙时间多紧张,至少半个月应看望一次父母。如果父母年岁已高、身体不好,几个兄弟姐妹或配偶更要每天轮流陪伴;离家的孩子要常与父母联系,进行有效沟通。未婚的子女可以一周打一次电话,已成家的子女最好三天和父母通一次电话。你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情况都可以告诉老人。哪怕就告诉他们“我挺好”,他们也会得到慰藉。此外,还要多关心、了解他们的近况,如吃了什么、最近身体如何等。杨萍强调,和老人交流,要多包容。首先,切忌给他们摆脸色,顶撞他们;其次,多找一些老人感兴趣的话题。和父亲聊聊时政或兴趣爱好,和母亲谈谈流行的电视节目;最后,给老人多些赞美。如,可以给父亲说“您的建议真不错”;多对母亲说“您做的菜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样好”,他们会因为你的在意而对晚年生活感到更幸福。
平时我们要多给父母打电话,多给他们聊聊天,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而且也要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家庭中独居住的老年人,会出现寂寞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一些疾病发生,孝顺从你我做起,要关爱他们。
-
装饰老人房间要注意哪些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让我们,老年人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在平时的时候要像我们的老年人拥有一
-
中老年人修身养性的几点建议其实对于我们的中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的,那么对于一些中老年人修身养性的
-
三种适合老年人的减肥运动对于我们老年人的身体来说,应该,特别的注意保护才是最好的,而且,对于保险来说也是应该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老年人减肥,应该
-
向年轻人学习9件事 晚年生活更充实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老年人学习的,而且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年轻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好习惯?
-
独居老人心理状态如何调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工作学习都不在老人的身边,而且有着年轻人的工作,离老家也是非常远的,天南海北都有,那么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