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方法帮丧偶老人走出心理阴霾
对于老年人来说,会更加希望在晚年有老伴的陪伴,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却在承受着丧偶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很多老人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出这种痛苦,但如果在家愿意尝试下面的这些方法,老人一定能快速走出丧偶的阴霾。
老人如何走出丧偶的痛苦?
1、避免自责
老人丧偶后,常常会责备自己过去有很多地方对不起老伴。这种自责、内疚的心理使老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削弱了机体免疫功能,往往会诱发其他躯体疾病以致过早衰老。其实,使亲人身体康复是每个人的愿望,由于医学技术的限制,有很多疾病尚不能攻克。即使曾与老伴发生口角和矛盾,也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必过分自责。
2、正确对待丧偶的现实
首先应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老伴确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要冷静地劝慰自己,对老伴最好的怀念就是自己多保重身体,更好地生活下去。
3、自我安慰
失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老伴,确实是让人心碎的。但生老病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当老伴的去世已经成为无可挽回的事实,就应该理智地对待,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谁也不可抗拒,只是早几年与迟几年的问题。应该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
4、把丧偶的痛苦宣泄出来
要想使自己尽快地从悲哀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无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一番,如在亲人挚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场,也可将自己的留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以抒发胸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通过将丧偶带来的痛苦宣泄出来的方式,发泄过后,重整心情,面对生活。
5、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尽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宣泄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益,可是,无休止的悲痛必然造成人为的精神消耗。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亲朋处小住一段时间,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走出室内,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需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时常看到老伴的遗物会不断强化思念之情,加重精神上的折磨。因此,不妨把有些遗物暂时收藏起来,把注意力转移到现在和未来生活中去。
6、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过世后,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变,此刻孤独与不适加重。应当重新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对旧时生活方式的眷恋。家庭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依恋关系,一旦丧偶,这种关系被无情地摧毁了,这时需要子女、亲友去建立、填补一种新的更加和谐的依恋关系,方能有效地减轻哀思。既然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已被打破,老人就要主动、积极地走出阴影,去参加晨练,去市场买菜,去参加老年大学,去参加街道社区或老年协会的活动,去与儿女孙辈团聚,去拜访亲友等。只有充实生活,就会开始新的一页。
子女如何帮助老人走出丧偶的痛苦?
1、子女应多陪伴老人
子女应多陪伴老人,尽量分散老人的视线,让老人把注意力从对死者的悼念渐渐转移到对生者尤其是对孙辈的爱护上来。老人对隔辈特别亲,无论什么事,往往见了孙子女,外孙子女,一切烟消云散;尽管丧偶的悲痛不比其他小事,但隔辈亲的劝说、撒娇会减轻老人的痛苦,使老人重新感觉到生活的乐趣。
2、子女应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
子女应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劝慰老人从自责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有老人摆脱了内疚心理.才有可能正视现实,开始对今后生活的考虑。
3、子女应多带老人出去走走
子女应多带老人出去走走,或是游览山水风景,或是参观名胜古迹,大自然是治疗创伤的良药,在大自然中,老人会不知不觉开阔了心胸,增添了生活的信念和力量。
4、子女多关心老人
在生活上子女需给老人以体贴和照顾,避免老人因悲伤过度而病倒,同时要使老人感觉到虽然配偶去逝了,但生活上有子女的关心体贴,不存在后顾之忧;悲痛的同时,感到一些欣慰。
面对丧偶的问题,老人自己需要积极的调整心态,做为子女也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怀和呵护,这样老人才不会因为丧偶的打击倍受伤害。
-
装饰老人房间要注意哪些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让我们,老年人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在平时的时候要像我们的老年人拥有一
-
中老年人修身养性的几点建议其实对于我们的中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的,那么对于一些中老年人修身养性的
-
三种适合老年人的减肥运动对于我们老年人的身体来说,应该,特别的注意保护才是最好的,而且,对于保险来说也是应该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老年人减肥,应该
-
向年轻人学习9件事 晚年生活更充实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老年人学习的,而且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年轻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好习惯?
-
独居老人心理状态如何调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工作学习都不在老人的身边,而且有着年轻人的工作,离老家也是非常远的,天南海北都有,那么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