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距离幸福到底有多远?

老年人距离幸福到底有多远?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人的幸福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那么幸福到底离中国老人有多远呢?

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经济富足是生活幸福的三大支柱

在老人看来,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富足的经济状况是幸福的三大支柱。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难免会受到疾病的困扰。对于老年人来说,拥有健康的身体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子女来说都是最大的帮助。因此,38。7%的老人将身体健康作为生活幸福的首要标准。家庭和睦也为19。7%的老人视作幸福的标准,16。6%的老人认为“有钱”是幸福的必备条件之一。多数老人退休之后,经济条件与在职时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且老年人随时面对疾病的威胁和生理变化所导致的生活能力下降,经济宽裕有助于他们应付诸多困难。本次调查就发现,有近3成的老年人担心未来有重大疾病的可能,并且分别有18%的老年人担心疾病引起的经济困难和医疗费用的支付问题。因此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经济状况对他们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

阻碍老人幸福的原因

幸福本身是一种内心的感觉,它与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直接相关。首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健全和健康的身体”因素讲,大多数老人都或多或少受到某些老年性疾病的困扰,本次调查发现,30。2%的老人几乎半年就会去一次医院,14。2%的老人一个季度会去一至两次,12。6%的老人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医院。

其次,社会交往能力差。比起青年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老年人似乎已经不会有太多的“梦”。“益友”、“合群”和“集体意识”这三个因素与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关,就多数老人的现状来看,退休意味着从以往最依赖的集体中脱离出来,许多人没能再找到能接纳自己的集体。本次调查中,43。9%的老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不是很多,50。9%的老人感觉自己没什么知心的朋友。

最后,消极情绪挥之不去,特别是高龄老人。在本次调查中,有高达16。7%的老人被“平淡冷漠、无聊发愁、孤独寂寞”等消极情绪所影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消极心态更多一些,占到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