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区见闻: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百岁老人抗旱记
活了106岁,经历了3个时代的广西巴马县山西乡勤兰村的寿星卢乜美,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如今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旱,她有什么应对秘笈呢?
开心地活着――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她始终笑对人生。当记者造访卢乜美家时,闷热的天气让人烦躁不安,而卢乜美却一副安详模样。“我都活了100多岁了。什么样的灾难没见过?”卢乜美说道。
卢乜美在和记者聊起百年中所遭遇的灾难时,脸上始终一副微笑的模样。家人说,她性格很开朗,平时就很爱笑,这一笑,就笑了上百年。
卢乜美是位失散红军,上世纪30年代,和邓小平一起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一起闹革命。卢乜美当时的任务是给红军战士送饭送信。后来,邓小平的战友――壮族人民的英雄韦拔群不幸被敌人杀害,红七军北上后留在左右江坚持斗争的红军被打散,卢乜美即成了红军失散人员。
在大旱之年卢乜美受到特殊照顾,她喝水和吃饭都不用愁。她每个月有390元人民币的红军失散人员补贴,还有巴马县专门为百岁老人发放的150元长寿津贴。而喝水也受到特别照顾――有一名乡干部和一名村干部专门负责给她送水。她家的房门上有一张送水联系卡,联系卡上有乡干部和村干部的联系电话。没水喝之后,卢乜美可以给这两名干部打电话。不出两个小时,干净的水即会送到卢乜美家门前。
负责给卢乜美送水的村干部名叫卢光善。这位50多岁的村主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20时才回到家,不停来回奔波在山路上给灾民们送水。勤兰村有16个屯,分散在山高路远的各个弄场里。最远的屯,开着农用汽车拉一车水来回要2个小时。从今年2月7日开始送水以来,卢光善的车已经用坏了2个轮胎。
为体验卢光善送水的艰辛,记者决定随他一起送水。满载干净水的货车在崎岖山道上行驶,像蜗牛爬行,车轮不时在沙石中打滚,右边悬崖左边峭壁,壮着胆子向窗外扫上一眼,车轮外20厘米便是万丈深渊。慢行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记者已是大汗淋漓。
在勤兰村下戈屯,卢光善首先把水送到百岁老人卢乜门的家。卢乜门说:“由于大旱,我减少了外出的次数,以前我喜欢到地里看看,除除草。这样既可帮帮家里,又可以锻炼身子骨,现在由于没有水,我只能在家里走走了,为的是少出汗,省点水,不用经常洗澡。”
而在勤兰村弄屯,爱干净的百岁老人韦乜妹,面对百年大旱,她采取的办法是:平时叫孙媳妇用湿毛巾擦擦身,就算洗了一次澡。
巴马成为世界著名长寿之乡,除了因为它有独一无二的山水,专家认为,乐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百岁寿星卢乜美如此,卢乜门和韦乜妹也如此。面对特大旱灾,他们安然面对,笑对生活。
“我活了3个‘朝代’,以前一遇大旱,我们要到5公里外的地方挑水,来回就是大半天,我们都活过来了,如今政府把水送到我们家门口,我们这些百岁老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卢乜门说道。
-
装饰老人房间要注意哪些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让我们,老年人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在平时的时候要像我们的老年人拥有一
-
中老年人修身养性的几点建议其实对于我们的中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的,那么对于一些中老年人修身养性的
-
三种适合老年人的减肥运动对于我们老年人的身体来说,应该,特别的注意保护才是最好的,而且,对于保险来说也是应该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老年人减肥,应该
-
向年轻人学习9件事 晚年生活更充实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老年人学习的,而且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年轻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好习惯?
-
独居老人心理状态如何调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工作学习都不在老人的身边,而且有着年轻人的工作,离老家也是非常远的,天南海北都有,那么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