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寻医问药 > 资讯 > 治尿毒症医院专家咨询

治尿毒症医院专家咨询

  

急性肾炎是指一种继发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肾小球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临床表现为浮肿、血压升高、血尿、少尿,甚至少数可出现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多继发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表现

晨起面部浮肿,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常伴有少尿或镜下血尿、血压升高,少数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诊断要点

(1)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

(2)发病前1~3周常伴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及皮肤脓肿病等。

(3)有浮肿、少尿、血尿及血压升高等临床表现。

(4)尿常规中尿呈肉红色,比重增高,蛋白阳性,有较多红细胞、白细胞及各种管型。

(5)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

(6)血沉及抗“O”升高。

(7)血及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高。

(8)血清总补体、红细胞、备解素下降。

鉴别诊断

(1)慢性肾炎

既往有浮肿、多尿、夜尿史,血压可持久性升高,常有贫血,心脏及眼底改变,有助鉴别。

(2)急性肾盂肾炎

起病急骤、伴有寒战、高热、腰痛、尿频、尿急及尿痛等症状,尿液检查可有脓细胞,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有助鉴别。

急性肾炎常规检查

一、尿常规

①蛋白尿为本病的特点,尿蛋白含量不一,一般1~3g/24h,(尿蛋白定性+——+++),数周后尿蛋白逐渐减少,维持在少量~+,多在一年转阴或极微量。

②镜下血尿红细胞形态多皱缩,边缘不整或呈多形性,此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损,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裂隙时发生变形,也与肾小管内的高渗环境有关。红细胞管型存在更有助于急性肾炎的诊断。此外,可见颗粒管型,秀明管型及白细胞,数量较少,无脓细胞。

③尿比重高,多在1.020以上,主要是球一管功能失衡的缘故。

二、血常规

血红蛋白可有短暂轻度下降,与血液稀释有关,在无感染灶情况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三、肾功能

大多数患者肾功能无异常,但可有一过性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出现短暂氮质血症。常随尿量增多逐渐恢复正常。个别病例因病情严重,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四、血电解质

电解质紊乱少见,在少尿时,二氧化碳结合力可轻度降低,血钾浓度轻度增加及稀释性低血钠,此现象随利尿开始迅速恢复正常。

五、血清补体浓度

80~95%患者在起病后2周内可有血清总补体及C3降低,4周后开始复升,6~8周恢复到正常水平。

六、抗链球菌溶血素“0”增高

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史,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开始增加,3~5周达峰值,继之逐渐降低,约50%患者在半年内恢复正常,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70~90%抗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升高。

七、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