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作为人的一个器官,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虽然其作用不及心脏,但人们一旦患上轻则切除乳房,如果癌细胞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
1. 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2. 临床表现
2.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2.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Cooper韧带,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2.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2.5.腋窝淋巴结肿
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3. 饮食
3.1.补充脂肪与蛋白质: 提高膳食的热量和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脂肪、甜食,如蜂蜜、蜂王浆。蔗糖以及植物油、奶油等。病人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如瘦肉、蛋类、豆类、奶类等,以防止白蛋白减少。但是在肝功能不好时,要控制蛋白质的摄人,以免过多进食蛋白质诱发肝性脑病。
3.2.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a、c、e、k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抗肿瘤作用。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胡萝卜素进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病人者应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菜花、黄花莱、白菜、无花果、大枣等。同时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南瓜、竹笋、芦笋、苹果、乌梅、猕猴桃等。
3.3.无机盐:
A.常量元素,如钙、钠、钾、磷、铁等;
B.微量元素,如硒、锌、碘、铜、锰、锗等。科学家发现,硒、镁、铜、镁、铁等矿物质具有抗癌作用。患者应多吃含有抗癌作用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大蒜、香菇、芦笋、玉米、海藻、海带、紫菜、蛤、海鱼、蛋黄、糙米、豆类、全麦面、坚果、南瓜、大白莱、大头菜和动物的肝、肾以及人参、枸杞子、山药、灵芝等,有条件最好服用含硒麦芽的体恒健硒维康,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3.4.平衡饮食: 患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营养。衡量病人的营养状况的好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否维持体重。而要使体重能维持正常的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保持平衡膳食,要求病人还应多食新鲜蔬菜,而且一半应是绿叶蔬菜。
4. 注意
A.病人多有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故应进食易消化食物:如酸梅汤、鲜橘汁、果汁、姜糖水、面条汤、新鲜小米粥等,以助消化而止痛,进食切勿过凉、过热、过饱。
B.病人常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宜食开胃降逆的清淡食物,如杏仁露、藕粉、玉米糊、金橘饼、山渣糕等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重油肥腻。
C.术后患者多因伤及气血而致全身乏力、四肢酸软、纳差自汗,应以益气养血为主。可食用鲫鱼汤、乌鸡汤、人参茶、桂圆、银耳、甲鱼,忌食坚硬生冷食物。
因此,患了乳腺癌的朋友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觉得得了这种疾病生活就没有希望了,要让自己保持好的心情,乐观面对这种疾病,平时的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的调节和适当的运动,让自己以及家人处在一种向前看的态度,这样才能战胜病魔,生活也才能因此而变得美好。全球得了乳腺癌最后恢复的患者也不在少数,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再加上好的饮食调节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