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呼吸内科 > 肺癌 > 肺癌预防

肺癌该怎样去预防呢

肺癌该怎样去预防呢

生活中肺部疾病比较常见,肺癌就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肺癌出现后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影响,生活中引起肺癌的原因也有很多,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肺癌疾病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肺癌如何预防呢

由于目前尚不能在肺癌发生的细胞水平采取阻断措施,对于肺癌应当采取消除风险因素的预防手段。这包括环境和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但是经过确认的最主要风险因素是吸入烟草的产物。所以戒烟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不吸烟者中很少发生肺癌。在吸烟人群中,即使中等减少吸烟即可得到肺癌预防的结果。

预后:肺癌的康复治疗包括精神、食物、药物、气功等辅助治疗的方法,这些在癌瘤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治疗作用。癌瘤患者通过上述的康复治疗,以减轻精神、机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自理与劳动能力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从而改善生活的质量和延长生存的时间。

引起肺癌的原因

1.吸烟 根据各国的大量调查资料都说明肺癌的病因与吸纸烟关系极为密切。肺癌发病率的增长与纸烟销售量增多呈平行关系。纸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实验动物吸入纸烟烟雾或涂抹焦油可诱发呼吸道和皮肤癌肿。有吸烟习惯者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吸烟量大者发病率更高,比不吸烟者高20倍。20世纪末,西欧国家随着妇女吸烟者日益增多,女性病人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临床确诊的肺癌病例中,每日吸纸烟20支以上,历时30年以上者,约占80%以上。近20~30年,我国吸烟的情况非常严重,近3亿人口有吸烟习惯。京、津、沪等大城市男性成年人吸烟率近50%,女性近5%,青少年中吸烟者亦为数不少,如不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劝阻吸烟,则今后10~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必将进一步增长。长期吸烟可引致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增生,鳞状上皮化生,诱发鳞状上皮癌或未分化小细胞癌。无吸烟嗜好者,虽然也可患肺癌,但腺癌较为常见。

2.大气污染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城市比农村高,厂矿区比居住区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调查材料说明大气中苯并芘浓度高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大气污染与吸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3.职业因素 20世纪30年代文献上就有欧洲schneeberg矿区肺癌发病率高的报道。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目前已公认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致癌性碳氢化合物、砷、铬、镍、铜、锡、铁、煤焦油、沥青、石油、石棉、芥子气等物质,均可诱发肺癌,主要是鳞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

4.肺部慢性疾病 如肺结核、矽肺、尘肺等可与肺癌并存。这些病例癌肿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此外肺支气管慢性炎症以及肺纤维瘢痕病变,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引起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在此基础上,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癌肿。

5.*内在因素 如家族遗传,以及免疫机能降低,代谢活动、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对肺癌的发病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流行病学】

肺癌,类似于COPD,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并且肺癌也是最近50年来的医学灾难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限制烟草销售和戒烟运动的开展对肺癌的发病情况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肺癌的流行病学趋势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戒烟和防止吸烟计划在中产阶级的白人男性中已经成功开展,因而这组人群的肺癌及COPD发病率显著下降。在过去,肺癌好发于中年的中产阶级白人男性,但随着针对少数民族和妇女的烟草推销的竞争加剧,使他们成为烟草市场稳定的销售对象,因此,如今肺癌已经成为更多人的杀手。蓝领阶层及社会较低层人群对烟草的接受程度仍然高于中产阶级及社会高层人群。在发展中国家,人群中的吸烟率非常之高。随着这些吸烟人群的年龄增长,慢性肺部疾病及肺癌将逐渐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在美国(2003年统计)呼吸道肿瘤的发病率,在白人中为73/100 000,黑人中为79/100 000;这些发病率中,土著美国人、亚裔及拉美人群大约占发病率的50%,美国肺癌的总发病率为73/100 0000并且肺癌的死亡率非常高(说明这是一个高致死性的疾病),白人与黑人的死亡率分别为56/100 000与64/100 0000尽管女性人群中乳腺癌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包括皮肤癌),但是肺癌却是最致命的。在美国肺癌几乎仅见于吸烟者或曾经吸烟者。有一小部分肺癌患者的病因也许与其他致癌因素相关,如氡气接触、被动吸烟、铀矿作业等。石棉暴露使罹患肺癌的风险增高,并且可以增加吸烟的致癌效应。可以导致肺纤维化的疾病,如硬皮病,也可使罹患肺癌的风险增高。

【发病机制】

宿主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使染色体缺失及抑癌基因灭活,这一研究正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肺癌常见类型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以及小细胞肺癌。目前,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占肺癌的30%~40%;鳞癌在过去最常见,如今已被腺癌取代。大细胞未分化癌属于大细胞组织类型,但在组织学上难以归属为鳞癌或腺癌。小细胞肺癌源自神经内分泌细胞系,有着较更快的生长率,其侵袭性强,预后很差。在目前肺癌的诊疗策略中,区分鳞癌、腺癌或是大细胞癌并不重要,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随着肺癌组织的不断生长,并由于肿瘤生长位置及生物学特点的不同,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及结果:

1.空间占位效应。肿瘤组织通过对正常组织结构的压迫而导致机体的损害,如上腔静脉综合征或压迫喉返神经导致的声音嘶哑。

2.侵犯正常组织,直接导致组织损伤。例如,肿瘤对骨骼和血管的侵蚀,可引起疼痛和出血;侵犯胸膜和心包可分别引起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3.阻塞气道,引起阻塞性肺炎、咳嗽及呼吸窘迫。

4.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导致副癌综合征,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高钙血症。肺癌也可导致机体消耗性改变,出现体重减轻及疲劳,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5.肺外转移,使远处脏器受累。肝脏、肾上腺、颅脑、骨骼是肺癌常见的肺外转移部位。

【病理分型】

1.肿瘤发生部位及肉眼形态分型①中央型:肿瘤发生在段开口以上支气管,亦即发生在支气管及段支气管。②周围型:肿瘤发生在段开口以下的支气管。③弥漫型:肿瘤发生在细支气管或肺泡,弥漫分布于两肺。

2.以肿瘤的肉眼形态分型①管内型:肿瘤限于较大的支气管腔内,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向管腔内突起,也可沿管壁蔓延,呈管套状,多数无管壁外浸润。②管壁浸润:肿瘤侵犯较大的支气管管壁,管壁黏膜皱襞消失,表面呈颗粒状或肉芽样,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向管壁外组织浸润,肿块的切面仍可见支气管,管壁结构仍存在。③结节型: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小于5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时,肿块边缘常呈小分叶状。④块状型:肿块形状不规则,直径大于5cm,边缘呈大分叶状,与周围肺组织分界不清。⑤弥漫浸润型:肿瘤不形成局限的肿块,而呈弥漫浸润,累及肺叶或肺段的大部分,与大叶性肺炎相似。

3.按癌细胞形态特征分型

(1)鳞状上皮细胞癌: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鳞癌最为常见,约占50%。患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且有长期大量吸烟病史。鳞癌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鳞癌的分化程度高低不一,但一般生长较为缓慢。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长期受烟草等有害物质的刺激和损伤,首先引致纤毛丧失和基底细胞鳞状化生。这种癌前期不典型增生病变可持续多年,然后演变成为原位癌,再侵袭支气管壁其他组织。在此阶段虽然痰液中可以查到癌细胞,但尚未呈现临床症状。鳞癌的病程较长,较晚发生转移,且通常首先经淋巴道转移,到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手术切除率较高,对放射及化学疗法的敏感度不及未分化癌。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形态学特征是细胞大,呈多边形,胞浆较多,核染色深。分化程度较高者癌细胞呈复层排列,可见到细胞间桥和角化珠;分化程度中等者细胞大,呈多边形,但无角化珠和细胞间桥;分化程度低者则癌细胞呈小圆形或梭形,排列无层次。

电镜检查:见癌细胞具有张力原纤维和大量的桥粒等鳞状细胞的特征。

(2)未分化小细胞癌:细胞形态类似燕麦穗粒,因而又称为燕麦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约占20%。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有吸烟史。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大多为中央型肺癌。小细胞癌分化程度低,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道转移和侵入血管经血道广泛转移到身体远处器官组织,因此在各类肺癌中,小细胞癌的预后最差。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及抗癌药物治疗敏感度高。小细胞癌的细胞形态与小淋巴细胞相似,大小比较一致,密集成片,常有坏死灶。细胞核大,染色深,一端较尖,形似麦粒,核仁小而多个,胞浆很少,胞浆内可有嗜银神经分泌颗粒,能产生五羟色胺、促肾上腺索等多肽类激素。临床上可呈现副癌综合征。从而认为小细胞癌可能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中的嗜银细胞。

(3)腺癌:腺癌大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黏膜分泌黏液的上皮细胞,因此大多数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分,呈球形肿块,靠近胸膜。女性病人较为多见,发病年龄亦较小。在各类肺癌中约占20%。腺癌与吸烟无密切关系,一部分病例癌肿发生在肺纤维瘢痕病变的基础上。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生长较缓慢,但有的病例较早即发生血道转移,较常在呈现脑转移症状后才发现肺部原发癌肿。分化程度较好的腺癌主要由腺体结构组成,具有腺腔或分泌黏液,有时早乳头状结构。分化程度低的腺癌可无腺腔结构,癌细胞集聚,呈片状或索状。腺癌细胞一般较大,胞浆丰富,含有分泌颗粒或黏液泡,胞核较大,癌细胞表面可见到丰富的微绒毛。腺癌对放射治疗敏感度差。

(4)细支气管肺泡癌:它是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较低。在各类肺癌中约占3%,女性较多见。癌肿常位于肺野周围部分,分化程度好,生长缓慢,此型肺癌与肺部炎症引致的瘢痕病变可能有密切关系,细支气管肺泡癌起源于末梢细支气管和肺泡的上皮组织。电镜检查显示具有腺癌细胞特征且胞浆内有嗜锇性板层小体,因此认为癌细胞起源于Ⅱ型肺泡细胞。细支气管肺泡癌大多呈孤立或多个圆形结节,常累及胸膜,少数病例呈弥漫性浸润,遍及一个肺段、肺叶或双侧肺,形似肺炎或粟粒性结核。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常分泌黏液,一般呈单层排列,不侵犯肺泡间隔,因而肺泡结构仍保持完整。细支气管肺泡癌很少经淋巴或血道转移,但常侵累胸膜。产生胸水,或经气道广泛播散,引致呼吸功能衰竭。

(5)未分化大细胞癌:此型肺癌不多见,约半数起源于较大支气管,癌肿体积较大。镜检癌细胞大,大小不一致,呈多边形、圆形或梭形。胞浆丰富,胞核大,常见分裂相.不具有腺癌或鳞癌细胞的特征。癌细胞排列不规则,呈片状或条索状。恶性度高,经淋巴道或血道转移发生较早,有时在发现脑转移后才被发现预后差。

(6)支气管腺瘤:支气管腺瘤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下黏液腺及腺管上皮细胞的一组原发性肺、支气管肿瘤。发病率较低,仅占2%左右。这一组肿瘤生长缓慢,肉眼观察边界清楚,但常侵蚀邻近组织,可发生远处转移。切除不彻底易局部复发,因此应列为低度恶性肿瘤。支气管腺瘤常发生于较大支气管,肿瘤血管丰富,发病年龄小,多见于女性。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咯血和肿瘤阻塞支气管管腔引起的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或肺部感染。支气管腺瘤有下列数种类型:

①支气管类癌:在支气管腺瘤中最为多见。起源于支气管粘膜含有神经分泌颗粒的嗜银细胞。90%发生于大的支气管,属中央型肿瘤;lO%发生于小的支气管属周围型肿瘤。

类癌主要在支气管黏膜下生长,突入支气管腔内则形成表面光滑含有丰富血管的息肉样肿块,易出血。有的病例肿瘤同时向支气管壁内外生长,在支气管腔内和肺内各形成肿块,呈哑铃状。癌细胞小,形态相似,排列成片状。有时形成假腺泡,胞核小,染色深,胞浆嗜酸性,含有神经分泌颗粒。临床上可产生咳嗽、咯血、支气管阻塞和副癌综合征等症状。支气管类癌一般生长缓慢,病程可长达5~8年,但部分病例特别是少数不典型类癌可转移到局部淋巴结或经血道发生远处转移。

支气管类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②支气管囊性腺样癌:亦称圆柱型腺瘤,在支气管腺瘤中比较少见。起源于腺管或支气管黏膜分泌腺。大多数发生在气管下段或近端主支气管。恶性程度较高,常侵蚀气管或支气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可引致支气管腔阻塞,并可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肿瘤细胞呈筛状排列。交织成柱状,中央形成空隙,含嗜酸性物质。

③黏液上皮样癌:在各型支气管腺瘤中最为少见。起源于肺叶支气管黏膜分泌腺,常呈息肉样,表面黏膜完整,并分泌黏液。

镜榆肿瘤由鳞状上皮细胞和分泌黏液的柱状细胞混合组成。恶性程度一般较低,但可侵蚀邻近组织。此外,少数肺癌可以在同一肿瘤的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较常见的是腺癌中有鳞癌组织,亦可在鳞癌中有腺癌组织或鳞癌与未分化小细胞癌并存。这一类肺癌称为混合型肺癌。还有为数更少的病例,在同侧肺或两侧肺内同时或先后呈现两个或多个原发性肺癌病灶,称为多发性原发性肺癌。这些癌灶组织学类型互不相同,或组织学类型虽同,但病灶的起源部位不同,病变范围亦各自独立存在。

综合上述知识的介绍,大家对肺癌的一些预防措施有所了解了,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保护好自己的肺部,不要受到任何疾病的伤害,如果发现自己有肺部的不适,请及时的进行治疗,也希望以上的预防知识对朋友们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