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变广泛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是一种病变范围广泛的常见疾病。PCOS的病理生理改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神经内分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以及卵巢、肾上腺、垂体、下丘脑及周围脂肪内分泌活动异常。然而,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首先,PCOS患者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存在异常。下丘脑GnRH脉冲发放频率增高导致激素脉冲分泌频率和幅度的改变,从而对效应细胞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现象会使得较高频率的GnRH脉冲更多地促进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简称LH)的分泌,PCOS患者的血清LH/FSH比值大于正常范围。
其次,PCOS患者往往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由于卵巢、肾上腺、垂体、下丘脑及周围脂肪的内分泌活动异常,导致体内雄激素的增多和持续无排卵。雄激素包括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简称A)、睾酮(Testosterone,简称T)、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简称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简称DHEAS)及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简称DHT)。这些雄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和肾上腺。PCOS患者同时存在卵巢和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增多的情况。适量的卵泡内雄激素可以促进卵泡的发育,但当雄激素过多时,会干扰LH对颗粒细胞的作用,阻碍优势卵泡出现并加速卵泡闭锁。
此外,PCOS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简称IR)。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与高胰岛素血症同时存在。这是许多肥胖和非肥胖PCOS患者的一个显著临床特征。胰岛素通过自身受体增强卵巢和肾上腺甾体激素的合成,增强垂体LH的释放,并且增加胰岛素抑制肝脏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合成。关于PCOS体内胰岛素抵抗产生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胰岛素信号转导损害有关。
此外,大约有50%的PCOS患者伴有肥胖。肥胖在PCOS中普遍存在,尤其是脂肪在上半身积聚,尤其是在腹部和内脏区域。PCOS患者的肥胖可能会降低肝脏合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能力,使得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增高,进而放大雄激素的作用。另外,雄烯二酮可以在外周脂肪组织中被芳香化为雌酮,导致产生无周期变化的高雌酮环境,进一步加重了不排卵的病情。此外,肥胖还会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促进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研究表明,在某些病人中,适当减重可以改善卵泡的排卵情况。
最后,PCOS患者的卵巢局部调控因子也存在异常。在原始卵泡发育到初级卵泡的早期,卵泡发育不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控制,而是取决于卵泡内在的因素。PCOS的卵泡发育异常,包括早期卵泡(窦前卵泡)的数量明显增多,与正常卵巢存在差异。这一现象提示PCOS与正常卵巢之间存在不同。因此,PCOS的原发障碍可能位于卵巢。
总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病变范围广泛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涉及多个方面。不仅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也是其重要特征。此外,PCOS患者的卵巢局部调控因子也存在异常。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PCOS的发病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一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