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脓肿的诊断如何把握

盆腔脓肿的诊断如何把握

 盆腔脓肿的诊断是大家得积极把握的,正确把握盆腔脓肿的诊断,在积极确诊的前提下才能够得出准确的治疗依据,通常盆腔脓肿的诊断方法有如下几点,我们详细把握一下。

盆腔脓肿形成的病原体多为需氧菌、厌氧菌、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而以厌氧菌为主在脓液培养中最常发现的是类杆菌属的脆弱类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近年来发现放线菌属(尤其是依氏放线菌属)是导致盆腔脓肿的常见病原体,且与宫内避孕器的安放有关,这种病原体不易培养,故用一般方法培养未能培养出病原体,并不等于病原体不存在。

要诊断盆腔脓肿要根据病史、症状及以上检查,对大而低位,有波动触痛的盆腔脓肿诊断一般无困难,如在产后、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术后或其他宫颈手术后,患者发生高热、下腹痛,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快,多可确诊。后穹窿穿刺抽出脓液可明确诊断。应将脓液作普通及厌氧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

位置较高的宫旁炎性包块,单凭妇科检查甚难确定包块是否为脓肿,而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亦不安全,须借助于以上辅助诊断方法。

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急性附件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相类似,难以鉴别,要重视病程演变过程。急性盆腔炎经适当和足量抗生素治疗48~72h,病情无好转,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不难明确诊断。

上述是对盆腔脓肿的诊断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盆腔脓肿在近年来的发病率不可小视,有很多女性都不幸被它缠身,而把握盆腔脓肿的诊断则是为了积极确诊和治疗提供最佳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