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中医病因

小儿脑瘫中医病因

综观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探究,有的从心肝肾亏虚立论,有的从心脾两虚分述,有的认为是胎禀不足,有的认为是调养失宜,还有的认为瘀阻脑络或痰湿内蒙,但总的病因不外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病位在脑、肾、脾、肝,尤与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关系密切。


一、先天因素

1、父母精血不足 人赖父母精血以成形,父母强者,生子亦强; 父母弱者,生子亦弱。若父亲好色贪酒而体质虚弱,或父母高龄,或多产之母,均易生胎怯之儿。因为父亲体质虚弱,或父母高龄,或多产之母,他们精血均不充,在小儿成胎之时,浇灌不足 ,受胎之后,气血又难以长养,以至儿生之后,身体怯弱,肝血肾精不充,筋骨失养而痿弱以至瘫痪,此即中医所谓"五软"。临床上,因先兆流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等导致胎儿期脑缺氧,或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严重缺乏或经历过放射线照射,或胎儿颅内畸形,胎儿先天性脑积水等,  
皆属这种情况。

2、孕母患病 据对脑瘫患儿的既往史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脑瘫患儿是因母亲在怀孕期间患过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所致。如风疹、弓形属虫病、带状疱疹、巨细胞包涵体病及流行性感冒、妊娠毒血症和妊娠糖尿病等。由于疾病的原因,导致孕母内脏功能虚弱, 抗病能力低下,外界风寒等乘虚而入,进入孕母体内,以至儿生之后,肝血肾精不足,气血不旺,筋肉失养而出现手握拳不伸展或脚指拳缩不伸展的现象。也有的妇女子宫虚寒,通过吃温补药后才怀孕,儿生之后,精髓不足,筋骨痿软乏力,肌肉瘦削,抗病能力弱,一旦遭受外来致病因素侵袭,便产生头项、手足、身体软弱的现象。

3、胎气受伤 怀孕后不想要小孩而服打胎药,但胎没有打下来,反而伤了胎气;或因先兆流产而服药保胎,胎虽保住了,但先兆流产已经造成胎气不足。这两种原因均可导致患儿出生之后,精髓不足,筋骨痿弱,一旦被外来致病因素侵袭,便成头项、手足、身软,即所谓"五软"。


二、后天因素
是指幼儿因护养失宜,饮食不调,或疾病缠绵,治理不当,或药害影响,致脏腑功能不调,气血虚损,百脉宗筋失其濡养,或痰湿或瘀血阻滞而发病。具体分述如下:

(一)护养失宜,外感六淫

在反常气候条件下或*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皆可伤人致病,故称六淫。六淫致病既可单独侵袭*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致病。脑瘫最多见病因是风邪,并多兼寒邪、火邪及痰湿而为患。

(二)痰饮、瘀血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内伤、外感均可形成痰饮,是继发性病因。痰饮为病甚为广泛,可随气机升降流行,无处不到,故有"百病多由痰作崇"之说。痰饮是脑瘫常见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瘫病多痰"。痰病流窜经络则肢体麻木,口眼㖞斜或半身不遂。痰浊上犯清窍则蒙蔽清窍,神明失司而不用。瘀血是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甚则停滞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多由气虚、 气滞、血寒、血热、内外伤所形成。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了正常血液正常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并且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后果。瘀血致瘫多为阻经滞络,或瘀血停结于脑。此外,后天脾胃薄弱,气血生化不足,而致体弱不能抗邪,为邪气所犯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