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再生障碍性贫血产生的原因

介绍下再生障碍性贫血产生的原因

提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种比较难治疗的疾病,而且患上这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但是数据显示,近年来,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怎样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其发病原因,这样我们才能进行有效预防。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再生障碍性贫血产生的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

(1)生物因素

主要是因病毒感染而诱发其他病症,进而转化为再障,如病毒性肝炎等等,从胚胎发生学角度看,肝与骨髓均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此种抑制因子与肝-骨髓可能有交叉作用。

(2)物理因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是由于长期接触辐射量较高的物质,就可导致造血细胞坏死,继而诱发再障。

(3)化学因素

如一些可能诱发骨髓造血障碍的药物以及化学物质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诱发再障药物有氯霉素、解热镇痛剂及磺胺类药物等。这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

(4)其他因素

如慢性肾炎,长期贫血症,免疫力下降等等,以及存在遗传因素均可诱发再障,部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也可转化为再障。

我们在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应该怎么食疗呢?具体如下:

一、供给高蛋白饮食:

各种红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再生,都需要依赖蛋白质作为基础,所以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在饮食方面更需要供给营养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含蛋白质丰富的瘦肉、蛋类、鱼类、乳类、鸡肉、豆制品及动物肾脏等。另外多吃鳖、龟及动物骨或骨髓熬汤等。

二、补充造血物质:

虽然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所致,但由于反复出血,常可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从而加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贫血程度,因此食物中常应补充含铁质、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K、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

三、烹调方法及饮食卫生

对于急性型病人,由于粒细胞显著缺乏,极易并发感染。因此,对食物和餐具都必须严格消毒,不吃生冷和不卫生的食物。菜肴的烹调应细软清淡、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可采用软饭或半流质膳食。

从时间上来说,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阶段;从治疗的难度上来说,就目前的医疗水平下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没有什么特效药物。因此,如果家里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希望家属们多加陪伴,多些鼓励,树立起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