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自我护理方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自我护理方法

个人认为,一种疾病的治愈除了医生的治疗外,还要靠自我的积极护理。因为,只有患者本身才会更加熟悉医生用药治疗之后自己的身体变化,才能更好的将这些变化或者疾病的发展情况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需要长时间治疗的疾病来说,自我护理显得就更加重要。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自我护理都有哪些方法呢,我们一块来看一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自我护理方法

1、生活照顾

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鲜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自我护理要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日常生活要规律,情绪稳定,适当活动,避免劳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贫血、出血较重时,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住院治疗。

2、预防感染

日常生活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自我护理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好各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时通风,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睡前漱口。注意肛周清洁,便后坐浴(可用不1:1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女病人注意会阴清洁。若出现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龈肿痛、、红肿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便早期外理。

3、用药注意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自我护理要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中医辨证:再障属中医“虚劳”、“亡血”、“血虚”、“血枯”、“髓枯”等范畴,与肝脾肾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肝肾同源,肾又主骨生髓,通于脑,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故任何一个脏器出现问题,均能连及其他各脏,对骨髓造血系统也有影响。

4、预防出血

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1、造血功能不良

多因化学、物理、毒素或其他不明的因素作用下,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就会发生贫血,这种贫血往往还会造成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这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

2、出血

临床上患者病情加重时多出现急性失血,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失血,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痔疮等小量慢性失血也可以引起贫血。这也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之一。

3、全血细胞减少

以红细胞破坏增多为主要病理,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这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里不常见的,但是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对于上文讲述的造成这种疾病产生的一些原因,我们一定要强烈杜绝,以便更好地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产生。当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时,第一时间到医院治疗,然后在进行病因分析,只有先控制住病情,才能更好地降低疾病对身体所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