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脐疝 > 脐疝常识

脐疝的相关护理措施会有哪些

脐疝的相关护理措施会有哪些

脐疝发生之后,会导致患儿出现胀气的情况,而且非常的不适,这种疾病严重的侵害到了患儿的身体健康,提醒妈妈们在遇到脐疝之后,应当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工作才可以,下面就为朋友们来介绍一下脐疝的相关护理措施有哪些。

脐疝是小儿肠管自脐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软囊,易于压回,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病,较常见。女孩得病比男孩多。得了脐疵的病儿在脐部可见一球形、可复位肿物,病儿安静卧位时肿块消失。哭闹、咳嗽、直立等腹压增大时肿物出现。

新生儿及小婴儿平时不消失,但用轻压可使疵内容物还纳腹腔,并可听到咕嗜声和滑动感觉,用手压肿块时病儿无任何表现,如用手指端探入脐孔内,可以清楚地触及脐环及边缘,并可以估计出脐环的直径,直径多为:厘米左右,2~3厘米者罕见。脐疵多无症状,个别可有局部膨胀及不适感。2岁以内病儿绝大多数可自愈,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脐孔常能逐渐狭窄缩小而闭合。2岁以内未闭合的脐疝,可采用胶布粘贴法。

即取两块胶布宽约3厘米,长10厘米。将皮肤清洁干净后涂以安息香酸叮,将脐疝内容物推人腹腔复位后,用胶布在腹部两侧拉紧固定,使脐门紧缩。固定后的皮肤呈纵形皱榴表示敷贴正确。应每1~2周更换一次胶布。也可用束带或硬币紧压疮环的方法治疗。4岁以上脐疤直径在2~3厘米以上则应手术治疗。

病儿使用胶布固定脐部时,如果脐周围有湿疹或对胶布过敏者慎用。新生儿及小婴儿最好不用硬币紧压疤环的方法,若使用不当可引起脐部发炎,肿胀以致穿破。尿布应兜在脐部敷料的下方,避免大小便污染,敷料被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每次更换胶布时,应将胶布痕迹擦去,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现象。病几手术后防止哭闹,以免伤口裂开。如不要让他无休止的大哭大闹,有慢性咳嗽及时治疗,调整好宝宝的饮食。

大多数孩子随年龄增长,两侧腹直肌发育,脐孔可逐渐缩小,自行愈合。两岁以上仍不闭合或疝孔过大者(直径大于两厘米)可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脐环结扎术。脐疝自行愈合的重要条件是不让腹腔内压力增高。故平日应尽量不让脐疝患儿过于哭闹、咳嗽、便秘。在哭闹或便秘时用手压住脐环,使脐疝不膨出,可防止疝环进一步扩大,促进愈合。硬币压迫法和蝶形胶布粘贴法效果不明显。脐疝一般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综合了上述的相关知识之后,相信宝妈们对于脐疝的一些护理措施已经非常清楚了,脐疝的出现影响到了很多宝宝的健康,多去了解一些该病的护理措施,是可以给我们应对脐疝这种疾病带来很大帮助的,平时还需要去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