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型大动脉错位的症状表现

矫正型大动脉错位的症状表现

可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矫正型大动脉错位这种疾病,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了解这种疾病的危害,对于这种疾病在发病时会出现的症状了解的人却少之又少,为了能够对这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矫正型大动脉错位的症状表现。

1、左向右分流组:伴室间隔缺损,常有气急、活动量降低、体重不增、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体征类似室间隔缺损。

2、右向左分流组:伴肺动脉狭窄,常见紫绀和缺氧性发作。

3、左房室瓣关闭不全组:室间隔完整,杂音位于胸骨旁第4肋间最响而不在心尖区,常有心律失常。

小儿大动脉错位应做哪些检查呢?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外周血可发现有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高。

二、辅助检查

1、胸部X线:出生时心脏大小及肺野均正常,但纵隔阴影狭窄,可能与主、肺动脉呈前后位及因缺氧与应激引起胸腺发育不全有关。随着肺血流的不断增多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一步发展,心脏扩大、肺血管影逐渐明显,进而形成“蛋形”心影。当伴有大的室间隔缺损时,心影更大,肺野充血明显。与之相反当伴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时,肺野缺血,心脏大小正常。

2、心电图:患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心电图常无特异性改变。额面QRS电轴在90°~120°,右胸导联主波为R波,右心室占优势。室间隔完整者,几周内可出现持续电轴右偏和右室肥厚表现。伴大型室间隔缺损时,表现为双室肥大。即使有明显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肺血管阻力增高时,单纯左心室肥大也不多见。

3、超声心动图:目前,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大动脉转位诊断的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方法,除了作出诊断外,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目的还包括体肺循环间的分流评估、显示伴发畸形、明确冠状动脉的解剖形态及决定采取何种手术方案。而且,越来越多的球囊房隔造口术也单独在超声心动图导引下得以成功实施。在剑突下通过改变探头方向可同时显示2条大动脉分别自左右心室发出,平行上行。后位的起自左心室的动脉干,发出肺动脉分支,提示为肺动脉干。胸骨旁长短轴切面也同样可显示两根大动脉的平行关系,短轴显示两者相对位置关系更为明确,通常可见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干的右前方。

4、CT和MRI:CT和MRI检查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牵涉到房室连接,心室大动脉连接是否一致的复杂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判断心房位置、心室位置、大动脉位置及其相互连接十分重要,CT和MRI检查不仅有可能通过直接显示心耳来确定心房位置,还可依靠最小密度投影重建显示双侧主支气管形态来推断心房位置。MRI自旋回波T1W图像可很好地显示心肌小梁的粗糙程度,据此判断心室位置,心肌小梁粗糙的为形态学右心室,光滑者为形态学左心室。房室连接一致,心室大动脉连接不一致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要点,然后还需观察左、右心室大小,室间隔缺损的有无及大小、部位,有无肺动脉狭窄等。

5、超高速CT: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超高速CT是对复杂性先心病诊断的有力补充。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病理解剖形态及其位置关系,而且能动态观察心房、心室与大血管的关系和功能,也有助于定量判别心内分流部位和分流量。

6、心导管检查:由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获取详尽的解剖结构信息,心导管检查已很少用于单纯诊断。在大多数心血管治疗中心,心导管术仅用于球囊房隔造口术。尽管如此,球囊房隔造口术仍可在超声心动图导引下成功地进行。而且,在较早开展大动脉转换术的医院,若患儿有足够大的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未闭,体肺循环间混合充分时,无须行心导管术。通过心导管检查详细评价血流动力学情况仅限于复杂型大动脉转位伴严重左室流出道梗阻、多发孔洞型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弓畸形及后期可出现肺动脉疾病的患儿。同样,心血管造影术的应用也很少,当疑有水肿时,右心室或升主动脉侧位或长轴位造影可显示水肿的部位。左心室长轴位造影可显示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另外,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或经静脉主动脉根部球囊堵塞逆向造影可显示冠脉的解剖结构。后前位向头成角投照可清晰见到冠状动脉的开口及其分布和走向。但是,超声心动图能可靠地显示几乎所有患儿的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因此,大部分手术在术前无须行造影检查。

相信大家对于矫正型大动脉错位的发病症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在日常中发现自己出现这些症状的话,患者一定要积极的了解这种疾病的检查方法,以便能够通过检查对这种疾病进行确诊,避免出现错误治疗的现象,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