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脐疝 > 脐疝常识

新生儿脐疝发生以后要如何进行处理

新生儿脐疝发生以后要如何进行处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患上脐疝这种情况了,孩子的肚脐处就会出现一些突出的情况,而且还会形成严重的疝气,特别的痛苦,大部的家长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处理,那么当孩子出现了脐疝以后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处理呢。

“肚脐眼”突出,医学上称为“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婴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脐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脐疝病儿一般并无痛苦,并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仅极少数发生肠子嵌顿。个别小儿可能因局部膨胀而有不适感觉。有些家长为了不使其脐疝膨出,使小儿尽量少哭或不哭,对小儿百依百顺,日久后会造成心理发育障碍,必须注意这一点。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新生儿脐疝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了,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应对该病,可以让我们轻松应对脐疝这种疾病,平时还要多注意孩子的卫生,要做好妈妈们该尽的职责,给他们最好的保护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