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脐疝 > 脐疝常识

关于小儿脐疝的症状和表现

关于小儿脐疝的症状和表现

有很多的孩子在出生之后就会患上小儿脐疝,该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该病的症状及表现,这样才能轻松应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脐疝俗称“气肚脐”,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腔脏器(腹膜、肠管、大网膜等)由脐环处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脐疝。这是由于新生儿脐环闭合不全引起的。早期脐疝突出可不明显,有时不易发现,到突出明显时,容易诊断。

小儿脐疝临床表现有哪些?小儿脐疝表现为脐部可见一半球形肿物,当孩子哭闹、咳嗽等造成腹压增加时变大;安静平卧时可还纳入腹腔,包块可消失,皮肤正常。此时,在脐部可摸到一脐环,一般直径1厘米左右,少数可达2~3厘米。

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专家建议家长要减少疝气哭闹、咳嗽、便秘的几率,有助于疝气的治疗。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大多数孩子随年龄增长,两侧腹直肌发育,脐孔可逐渐缩小,自行愈合。两岁以上仍不闭合或疝孔过大者(直径大于两厘米)可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脐环结扎术。

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小儿脐疝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家长朋友们可以多多的了解一下,当孩子患病后,一定要及时的带孩子进行治疗,该病的自愈率不大,需要通过治疗才可以康复,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要耽误治疗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