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预防小儿结核病

如何正确的预防小儿结核病

小孩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长,自身的抵抗力也会逐渐增强,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疾病还是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小儿肺结核是一种病发比较高的的慢性疾病,家长在照顾孩子的生活中,有哪些有用的方法能够预防小儿结核病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小儿结核病应该如何预防

解放前,结核病在我国蔓延极广,是我国最主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也是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近10~20年来虽然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但仍是广泛流行的慢性传染病。儿童结核病感染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如北京市城区初生至14岁小儿的结核病死亡率,自1949年的151.2/10万至近10多年已降低到零。小学生患病率自50年代的2%左右降低到80年代的0.4‰,中学生患病率从50年代的5%降为80年代的2‰,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有地区下降不满意。1990年全国流行病调查资料表明,7岁儿童感染率为6.6%,年感染率为0.97‰,在世界上仍属高感染水平。

结核病的易感者主要为小儿,小儿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成人患者,尤其是家庭内传染极为重要,接触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小儿的结核病感染率、发病率与患病率都较一般小儿显著为高。北京儿童医院1962~1965年调查接触小儿患病率高达6.5%,比一般同年龄小儿高出40倍左右。因此防止结核病人接触儿童对小儿结核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小儿时期初染结核病易形成血行播散和结核性脑膜炎。对小儿原发性肺结核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进一步降低结核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小儿结核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咯血

咯血是肺结核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0%。咯血量可多少不等,大咯血者常并发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结核支气管播散、失血性休克,甚至窒息等严重合并症。结核咯血多因存在渗出性或空洞性病变,或支气管结核及局部结核病变引起支气管变形、扭曲和扩张所致。

2、自发性气胸

肺结核病人自发性气胸发生率约为1.4%,病人常有突发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和紫绀等表现。气胸多见于下列情况:胸膜下病灶或空洞破入胸腔;结核病灶纤维化或瘢痕化导致肺气肿或肺大疱破裂;粟粒型肺结核引起间质性肺气肿性肺大疱破裂。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重症肺结核患者由于肺组织广泛破坏,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晚期可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病人常出现发绀、心悸、气促、双下肢浮肿等表现。

4、继发肺部感染

肺结核空洞(尤其纤维空洞)、胸膜肥厚、结核纤维病变引起支气管扩张、肺不张及支气管结核致气道阻塞,是造成肺结核继发其他细菌感染的病理基础。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多见,且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可继发真菌感染,因此常表现为混合性感染。

小儿结核病的病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病菌会直接影响孩子病情的发展,所以家长们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孩子自身的抵抗力,避免一些病菌带来的直接感染,让孩子可以远离疾病,在生活中可以自由自在的成长,在这里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