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脐疝 > 脐疝常识

治疗婴儿脐疝的方法

治疗婴儿脐疝的方法

脐疝这种疾病是婴幼儿时期十分多发的一种疾病了,很多的宝宝会出现此病的症状,发病后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伤害,而且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脐疝的出现疾病的治疗要及时才行,下面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脐疝的治疗办法有哪些呢。

婴儿脐疝的治疗方法

脐疝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原本凹下去的肚脐凸起来了,就很有可能是患了脐疝。常常难以抵挡腹压,加上婴儿爱哭闹、咳嗽、大便干结致腹压增大等诱因,均可能促使腹腔中小肠大网膜等由薄弱环节凸出于腹壁,形成脐疝。正常情况下生后18个月内,脐环可以继续缩窄,因此,婴幼儿脐疝有自愈的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疗绝大多数在2岁内自愈。有人统计随着年龄增长,腹肌亦越来越发达,脐环也逐渐变小而闭合,据统计生后6个月内有90%,一年以内有95%闭合而自愈。

胶布粘贴法:可将稍大于脐环的硬币、扣子或圆木片用纱布包好,压在脐环上,然后用宽胶布固定。胶布宽5cm,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以免损伤皮肤,操作时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使疝囊呈空虚状态,避免疝内容物膨出,便于脐孔的闭合。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个月,应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每次粘贴时要使脐孔缩小,使之逐渐愈合。

压迫法:用适当长度的9~10cm宽的松紧带,缝制成圆圈状;令婴儿平卧,还纳脐疝;将棉球(同疝大小)或半个乒乓球的凸面对准脐疝部,以松紧圈固定之即可。

脐疝的治疗时间通常比其他疝气要短,有的1个多月,甚至有的十几天就可以治好,护理患有脐疝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按时喂哺,及时换尿布,注意冷暖,尽量减少哭闹;定期做儿保健康检查,及时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多晒太阳,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因患佝偻病的小儿肌肉松驰,易合并脐疝。

婴儿脐疝有哪些症状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多发生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天和数周的婴儿,此时脐带的切断处已有上皮形成,因此,疝的表面有皮肤覆盖。主要表现在脐部有肿物突出,哭闹时肿物增大,皮肤紧张很薄呈微青色,安静平卧或睡眠时肿物缩小消失,脐部留有松弛的皱褶。用手指将疝内容还纳后,往往可以听到气过水音,并且可以触到组织坚硬的脐环,以手指深入脐孔内,可估计到脐环的直径,当小儿咳嗽、哭闹、用力时手指可有冲击感。脐部有可复性肿物,哭闹时胀满,安静时消失,即可诊断。

当我们了解到了以上的知识之后,对于婴儿脐疝的治疗办法十分了解了,脐疝的出现会给宝宝带来较多的痛苦,而且严重的伤害到了他们的健康,我们应当多认识此病,在孩子的身边进行脐疝的预防工作,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