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脑的传播途径(一)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在流行期间,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时高达50%以上,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
-
引发流脑的病原体病原体为脑膜炎双球菌,显微镜下可见到呈肾形成双排列,一般分为A、B、C、D四个群,我国以A群为主,不同群别的脑膜炎双球菌,致病力不同。这种菌可以在患者的鼻咽部、血液、脑脊液、皮肤瘀斑中发现,也可以从带菌者的鼻咽部分离出来。该菌在人体外抵抗力很弱,在日光照射,干燥,低于25℃或高于50℃的
-
流脑的易感人群人对流脑普遍易感,但小儿患病比较多见,患病后可获得巩固的免疫力,即很少再感染患病。
-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当人体被带病毒的蚊虫叮蛟后,病毒即进入血循环中。发病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病毒的毒力与数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及防御机能。当人体抗体病能力强时,病毒即被消灭。如人体抵抗力降低,而感染病毒量大,毒力强时,病毒经血循环可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神经细胞内复制增殖,导致中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乙脑仅分布在亚洲。在我国疫区分布在兰州---长春连线以南的广大的地区内,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
-
流脑是怎样传染的引起流脑的脑膜炎双球菌,常常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这种人没有疾病症状,我们称他为带菌者。当病人或带菌者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病菌就随着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呼吸带菌的飞沫,受到传染,如果被感染的人抵抗力弱,就会发病,发病前常有潜伏期,一般1—5天。因此,切断传染源是预防&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