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防止气性坏疽病传染

缅甸地震防止气性坏疽病传染

地震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人员伤亡,由于伤员的增多,就伺机给人们带了不少皮肤疾病,如气性坏疽病就是其中之一。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气性坏疽的病原菌主要在伤口内生长繁殖,可在伤员之间进行传染。对气性坏疽病患者一定要处理得当。

 


缅甸地震

及早诊断是及时治疗气性坏疽病的关键。他称,这类患者一般有如下一些较明显的病症:

病人伤口会有剧烈疼痛,伴有压迫感,止痛镇静药不能缓解痛感。伤口周围会出现水肿,刚开始时皮肤苍白、紧胀发亮,逐渐转为紫暗色,最后变为灰黑色,并出现有暗红色液体水疱,伤口内可流出带有恶臭的气味的分泌物;轻触伤口有“捻发音”。患者初、中期表现为发热,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排出来的尿液很少,血尿,甚至呈酱油色。如输液后仍无尿或尿量少于每小时20毫升,则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严重患者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脉搏加速、烦躁不安,病人高热可达40℃,甚至出现严重贫血、黄疸,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

气性坏疽病疑似伤口的处理:对于有疑似气性坏疽病伤口的患者,建议打开缝合伤口,用3%的过氧化氢或1:4000的高锰酸钾等溶液反复冲洗、湿敷伤口。青霉素和四环素族抗菌素在预防气性坏疽病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可根据创伤情况在清创前后应用。

彻底清创术:彻底清创是防治创伤后发生气性坏疽病的最可靠方法。专家指出:在伤后6小时内清创,几乎可完全防止气性坏疽病的发生。不过,即使受伤已超过6小时,在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下,清创术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因此,专家建议对大面积的开放性创伤,特别是有伤口受泥土污染和损伤严重的病人,应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伤口在清创后,一般应敞开引流,不做缝合。对已缝合的伤口,应将缝线拆去,敞开伤口,清除变色肌肉、异物,病变区做广泛多次的纵切开,直达颜色正常、有出血的健康组织为止。伤口敞开,用大量3%的过氧化氢或1:4000的高锰酸钾冲洗或湿敷。

术后可选用抗生素:四环素每日2g静脉滴注;青霉素1000万单位分4~6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截肢术:发展到后期,气性坏疽病人的肢体整个筋膜腔的肌肉都已受感染坏死,受伤的肢体损毁十分严重,动脉搏动已消失,并有严重的毒血症。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果断地忍痛为病人做截肢术,将坏死的肢体舍弃。只有切断了可能致使病人肾功能衰竭的“造毒源头”,才能保住病人的性命。

由旧气性坏疽病主要在有伤口的地方繁殖,能在有伤口的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