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属于核糖核酸类型的病毒,与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有一定的关联。它的直径约为85-300nm,对物理化学因素非常敏感,对紫外线、低温等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腮腺炎病毒只能在人类中发现,但它可以在猴子、鸡胚羊膜和人和猴子的组织培养中生长。猴子最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腮腺炎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核衣壳蛋白具有可溶性抗原作用,外表面含有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糖蛋白。*感染腮腺炎病毒后,会产生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在发病后第7天出现并在两周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可以保持6-12个月;V抗体发病较晚2-3周才能测量,1-2周后达到峰值,可长期保持。

  腮腺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毒长期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在过去两周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即使没有腮腺炎表现,也可以在唾液和尿液中检测到病毒。大约30-40%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的传染源。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衣服传播。孕妇感染腮腺炎病毒后,还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增加流产的风险。

  总的来说,一般来说,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腮腺炎的易感性会下降。青春期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腮腺炎。一旦患上腮腺炎,*会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的概率较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唾液传播的传染病,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接种腮腺炎疫苗来预防这种疾病的传播。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非常重要,以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