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科 > 疟疾

疟疾传播途径:揭开谜团

疟疾传播途径:揭开谜团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通常与患者和昆虫携带者有关。只有感染后末微血液中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才具有传染性。除了疟疾患者和昆虫携带者,猴疟也偶尔会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主要是蚊子。根据蚊子的种类,有60多种蚊子可以传播疟疾。在中国,根据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和对疟原虫的感知,被公认为主要传播疟疾的蚊子有七种,分别是蚊子、巴拉巴蚊子、麦赛蚊子、雷氏蚊子、小蚊子、日月潭蚊子和萨氏蚊子。当被传染性雌性蚊子叮咬时,人们容易感染疟疾。

  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经过多次攻击或重复感染后,再次出现的症状往往轻微或没有症状,这表明感染后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在高疟区,新生儿可以通过母体获得保护性IgG。然而,疟疾的免疫不仅具有种植和植物的特异性,而且具有各种发育期的特异性。它的抗原性也可以不断变化,导致宿主无法完全清除疟原虫。原虫继续存在,免疫反应也会继续发生,这种状态被称为带虫免疫或伴随免疫。

  在中国,疟疾分布广泛,除了青藏高原外,几乎遍布全国。根据地理位置,一般北纬32°以北的地区为低疟区,北纬25°至32°的地区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的地区为高疟区。但实际上,北方也存在高疟区,南方也存在低疟区。其中,间日疟疾分布最广,其次是恶性疟疾,主要分布在云贵、广西、广东和海南地区,而三日疟疾正在发生。

  疟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染病,它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由于疟疾的症状与其他一些疾病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疟疾的传播途径,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通过避免被蚊子叮咬、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加强环境整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疟疾的传播,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