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有效药
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学“肠僻”、“滞下”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及内伤饮食,湿热邪毒积滞肠道与肠内正气相搏,肠道脉络受损,气滞血瘀,邪毒内郁,气机壅滞,肠失传导而致,继可邪入心包扰神明及风火相煽引动肝风。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 湿热痢:证见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便次增多,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2.疫毒痢:证见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胀满,下痢脓血,神昏谵语甚则昏馈不语,或四肢厥冷,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细数。
3.虚寒痢:证见痢下赤白,白多显少或纯为白冻便,腹痛,里急后重,饮食无味,中脘饱闷,倦怠,舌质痰,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4.休息痢:证见疾病时发时止,缠绵不愈,倦怠畏寒,饮食减少,临而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粘浆或见赤色,舌质淡,苔腻。
一下介绍一些关于细菌性痢疾的中药常用的有效药
大黄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治疗
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便有脓血为痢疾的主要症状 ,其发病机理为湿热阻滞、气机不畅。“伤寒不寒 ,痢疾不利”的说法虽不全面 ,但也道破了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法则。《内经》称其病为“肠澼” ,后世更明确地称为“滞下” ,这些都说明治疗痢疾应以通利为主 ,何况肠属六腑 ,宜“泻而不藏”。这就是笔者在痢疾治疗中应用大黄的理论依据。
大黄是苦寒攻下药 ,《本草纲目》关于大黄的功能主治中亦有“下痢赤白、里急腹痛”的论述。经现代药理研究 ,它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大黄药用有生用和酒蒸之分 ,临床宜对症选用。
寒邪外束 ,因郁热而致痢者 ,可以解表为主 ,佐以少量大黄 ;治痢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若加适量大黄其效更显 ;湿热积聚甚重的赤白痢 ,以便脓血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 ,投“芍药汤”最为适宜 ,若再加 10克大黄其效更佳 ;因毒火下迫所致便血者 ,白头翁汤主之,若再加适量大黄更佳 ;久病体虚而痢不愈者 ,可在健脾强胃之味中佐以少量酒大黄 ,既可清除肠中余毒 ,又有补而不滞之功。#p#副标题#e#
大蒜加红糖
大蒜头1只,烧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汤,加红糖适量,一次服下,每日3次,连服3天,可治细菌性痢疾。
大蒜自古就是一种药食兼备的防病治病佳品。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能“行滞气、解毒、杀虫”,可治腹冷痛、泄泻、痢疾、百日咳等。现代研究表明,大蒜抗菌力极强,它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球菌等均有极强的杀灭或抑制作用,这在食物类中是罕有的,故大蒜有“天然广谱抗菌素”之誉。临床证明,单味大蒜治痢疾有效。红糖,既能缓中、益气,制约大蒜的燥烈之性,还能活血散淤,利肠止痛,二味合用,对痢疾的疗效更佳。
马齿苋:
100~150g,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或鲜马齿苋捣汁半杯,加蜂蜜两匙,隔水炖,空腹分两次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凤尾草:
30~40g,加水250ml,煎至100ml左右,再加白糖或冰糖5~10g,分3次口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蔓荆叶:
取鲜叶250g,加水800ml,煎一个半小时,滤出药液,浓缩至150ml,分3次,一日内服完,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柞树叶:
取鲜叶室内风干,用500g切碎置入铝锅或砂锅( 禁用铁锅)内,加水浸泡,煎至1500ml左右,滤出药液。内服每次100ml,每日3次,或用100m l加少量水稀释后作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辣蓼叶:
用干叶100~150g,水煎,4~6小时服1次,一日总量为200~300g,鲜叶加倍,服至症状消失,再服1剂,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柿子:
取柿子洗净切片晒干,炒黄研末,每次5g,一日服3次,开水送服。可治急性菌痢。
鹿衔草:
干叶200~250g,加水1000~2000ml,文火煮沸30分钟,滤出药液,分6次服完,每日3次,10~15 天为1疗程,连服1~2个疗程,可治慢性菌痢(休息痢)。
扁豆花:
取扁豆花60g炒焦,水煎两碗,连服2次,第二日再服1次,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初起。
干姜:
取干姜,切如大豆大,每次服6~7粒,米汤送服,每日4次,可用治寒湿痢,症见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腹痛,里急后重,脘闷纳呆等。#p#副标题#e#
青辣椒籽:
取辣味重的青辣椒籽300g,晒干研末,成人每天服3次,每次服9g,有温中散寒、收敛止泻之功,可用于治疗久痢脱肛。
石榴皮茶:
取石榴皮15g,洗净切片,加水煎服,每日代茶频饮,可用于治疗休息痢,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饮食减少、大便夹有粘液或见赤色。
地锦草合剂:
地锦草25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滤出药液,药渣中再加水1000ml,煎至500ml,合并上述两液,浓缩为1000ml,冷却后加入复方樟脑酊20ml。服法:每日3次,每次100ml,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银蒜茶合剂:
紫皮大蒜1000g,茶叶(普通土茶)1200g,银花320g,生甘草120g。将大蒜去皮,用绞肉机绞碎后,加少许凉白开,用纱布挤其汁;茶叶用2000ml沸水浸泡半小时,过滤取汁;甘草、银花加水1600 ml ,用瓦罐以文火煎煮,浓缩成800ml,以纱布过滤取汁。将以上三液混合,加入适量白糖或红糖及开水,配成4000ml,装瓶待用。成人每次20ml,一日3次,连服3~7天,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 (湿热痢、寒湿痢)。
取紫皮大蒜30g,去皮,放入沸水中煮2分钟后捞出,然后将粳米100g淘净放入大蒜水中煮粥,待粥成后,把大蒜放入粥中,煮至粥稠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热食,10~15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行第二疗程。
另外,要特别注意细菌性痢疾的饮食禁忌
为了预防菌痢传播,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外,在饮食上还有下列禁忌:
①忌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重了消化道负担。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有恶心呕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
②忌粗纤维、胀气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纤维粗而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炎症不易愈合。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胀气。#p#副标题#e#
③忌刺激类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这些食物又难以消化,胀气发热,停留的时间长,会加重消化道负担。
④忌污染食物。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⑤忌性寒滑肠食物。如荸荠、甲鱼、生梨、花生等物,性寒伤脾胃,易滑肠致泻,故忌用。
⑥忌辛热刺激食物、韭菜、羊肉、辣椒、鲜辣椒粉和浓茶、酒、各种咖啡饮料,都是强烈的刺激品,致血管痉挛收缩,使粘膜充血、水肿、破损,故忌用。
另外,在恢复好转期间的患者,由于肠胃较弱,仍应禁食生冷、坚硬、寒凉、滑腻之物,如凉拌蔬菜、豆类、冷饮、酒类、瓜果等。
-
细菌性痢疾饮食疗法饮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及其重要的,不仅为我们提供每日所需能量,还有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对于细菌性痢疾这种与饮食密
-
细菌性痢疾的用药准则介绍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胁,他的发生与不良的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有可能会引起发
-
细菌性痢疾疾病的治疗生活当中假如出现了细菌性痢疾疾病我们患者该如何做好治疗呢?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问题,因为细菌性痢疾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对于细菌性痢疾这种疾病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在生活当中,很多人群都会患上这种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一定要卧床休息,保持体力
-
细菌性痢疾疾有哪些食疗方法呢一旦肚子吃坏了东西,身体就会出现严重的上吐下泻现象,病人的表情是非常痛苦的,特别是对于细菌性痢疾疾病更易多见,所以在发现